2019年10月31日 星期四

#參與式預算 #龍潭村 

【龍潭不同款】 
★東潭掃除篇——2019東勢鄉龍潭村參與式預算實踐紀錄★ 

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於2019年與虎尾溪社區大學合作,在雲林縣東勢鄉龍潭村實踐了一次參與式預算。經由透過多次社區會議,達成了「共同進行社區大掃除」之共識。

 https://youtu.be/bv1w9JK0F2I

 

--*--*--*-- 

【活動預告】

2019年龍潭村參與式預算實踐成果 居民共享會 今年雲林縣學習型城市於東勢鄉龍潭村辦理「參與式預算」,提供十萬元實施經費由所有龍潭村居民共同作主、一起學習當村長。 
在歷經反覆的社區訪談與社區會議上的民主討論,居民們最終達成共識,決定將經費用於自治社區環境與老化危機:發動社區大掃除、試辦四次社區共餐與樂齡活動。在居民們群策群力、共同參與下,已大幅改善社區環境,並初步建立社區共餐之運作模式,朝向社區民主自治邁出第一步!
 《2019年龍潭村參與式預算實踐成果 居民共享會》將與居民們一起回顧今年成果、討論社區如何改變與未來願景,誠摯邀您屆時到場關心,一同護持民主幼苗!! 

時間:2019年11月3日(日)上午九點半 地點:雲林縣東勢鄉龍潭社區活動中心 

地址:雲林縣東勢鄉仁愛路41號 (Google地圖定位搜尋「東勢鄉青風龍壇」) 

活動流程: 
09:00~09:30 簽到入場 
09:30~09:40 開場致詞、介紹來賓 
09:40~10:00 志工表揚 
10:00~11:20 成果回顧影片、討論社區改變與願景 
11:20~11:40來賓致詞與綜合討論 
11:40~12:30共餐

2019年10月29日 星期二

要如何能夠真正做到讓村民暢所欲言?

#社區改變了什麼?   #龍潭篇 

要如何能夠真正做到讓村民暢所欲言?
  文 / 阿茶 (東勢鄉龍潭村參與式預算實踐工作者)
要如何能夠真正做到讓村民暢所欲言?
    圖說:4月6日龍潭村召開第一次參與式預算討論會

「到底會有多少村民前來開會呢?」這個疑問一直在心裡打轉,直到逼近開會時間,排滿椅子的活動中心現場,稀稀落落的坐著幾位村民,此時,我內心開始對自己喊話:「多少人不是重點,能有一場讓村民暢所欲言、落實民主討論的會議才是最重要的!」忐忑的心平靜了下來,就在此時,竟看見活動中心門口有不少村民們陸陸續續前來,原來,他們下午都在田裡忙,回家洗過澡後才趕到開會現場!雖然時間有耽誤到,但村民們並沒有忘記今晚的會議。
這次會議之前,我們非常密集的討論、規劃,為的就是希望當天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村民的發言門檻:讓不常發言、不習慣發言的村民都能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帶動村民的公共交流,真正落實村民集體作主的參與式預算。不過,要如何能夠真正做到使最多村民暢所欲言,又能凝聚共識的民主討論會呢?還真不容易。即便我們自認為做了最大的準備,但當天的會議,仍然不能盡如人意。
抱持著認真檢討、重新學習的心情,我們反覆觀看當天錄下的影片,才發現原來問題出在為了求好心切,主持時花了太多時間講解參與式預算的意義,卻反而因此抑制了村民的發言動力。
這真是捨本逐末啊!道理說得再好聽,遠不如真的實做出來。大家難得齊聚一堂,更應該把珍貴的時間都花在交流想法與意見上。但是,沒有真正實踐過一遭,怎能換得深刻的醒悟呢!
過去,我們挨家逐戶邀請村民出來開會時,最常聽到的回應是:「開蝦密會?開會攏無效啦!」其實,村民的悲觀不是沒有原因的,以往的村民大會正是因為沒有真正以村民為主,讓好不容易百忙中撥空參加討論的村民,淪為聽「大人物」「訓話」的聽眾,關心的問題也始終未獲得解決,也難怪村民們一聽到村民大會就油然而生抵觸的心情。
雖然我們帶著這樣的問題意識主持這場民主討論會,但大部分的時間還是我們在講解,讓以往習慣當聽眾的村民們,更難以脫離只是聽眾的狀態,在此情況下,即便我們不斷邀請發言,他們只會越感覺到壓力,而越不敢說話。因為村民,我們才可以學到這個寶貴的經驗,但是,村民們燃起的希望會不會反而再度被澆熄呢?會不會因為不敢在會議中發言而不願意前來呢?為了逐步凝聚村民共識,也讓行動不便之長者更方便參加會議,下一次,我們將以分區會議的方式進行,到那時候還會有人願意來開會嗎?
我內心實在沒有把握。

(待續)

2019年10月25日 星期五

從沒想法、不敢講到願意參與討論會:陳媽媽的故事(四)

#社區改變了什麼?
從沒想法、不敢講到願意參與討論會:陳媽媽的故事(四)
/阿喵(斗六市民生社區參與式預算實踐工作者) 從沒想法、不敢講到願意參與討論會:陳媽媽的故事(四)    馬上又是新一輪社區討論會,討論會前的這段時間,持續挨家逐戶發傳單、在社區廣播,心理總是希望能夠有多一點、再多一點居民來參加,因此,總覺得討論會就像面對成績單一樣緊張,但人少難以開成會議決議,壓力很大。
    雖然都知道,即便居民說會來,但是不能期待,居民不習慣討論,仍會因為種種原因沒有來,但我心裡面還是一直惦記著,陳媽媽,她到底會不會來,真的會想要參與嗎?還是說說而已,又很期待,她真的能夠出來,畢竟她曾經說過,她是從來沒有參與過這種事情的人,連社區活動都不想參與,想到要在很多人面前講話,就覺得很緊張害怕,那她為什麼還會跟我說,她會來呢?怕傷害我的感情嗎?還是,真的認為自己的意見想被聽見,就這樣糾結的情緒,終於到了討論會當天。
    等了很久都沒有什麼人來,已經距離表定時間,過了約十分鐘,眼看時間一點點過去,還是沒有看到人來,開始有點害怕,心情是又不出所料,又低落失望。
    在距離開始的表定時間,過了近半個鐘頭,終於看到第一個到討論會現場,那個人就是陳媽媽,陳媽媽說了句:「抱歉!我來晚了,結果,只有我來嗎?」我們也感受到有點尷尬,很擔心陳媽媽會轉頭就走,,知道這樣的場面,一定與陳媽媽設想的期待值,相差甚遠。
    陳媽媽說:「沒關係啦!人少還是可以講,有講有差,在等一下吧!」
    還好,陳媽媽沒有面露不悅,也就是靜靜地看著資料,等待還有沒有人來,再來正式開始,中間也與代表聊個天,看不出來緊張的神色,與她描述自己害怕與陌生人講話的形象,判若兩人,我想其實人人都有民主討論的潛力吧!
    又等個將近十分鐘,陸陸續續還有幾位居民參與,雖然仍是非常少人來參與討論,但,出乎意料的是,陳媽媽不僅說了,訪談當時,她認為重要的事項,也非常積極的表達各種意見,包括其他居民提出來需求,不只侷限在自己的需求上,這讓我覺得收穫很大,對比陳媽媽原本說的:她不關心,卻一天一天漸漸的關心;她不敢說話,卻在討論會上侃侃而談。人就是會一天天的慢慢改變的,只要我們累積足夠,最後就會突破那個靜摩擦力,我想,這如果不靠我們挨家逐戶,像笨蛋一樣的訪問,可能嗎?或許,自以為沒想法、沒興趣的人,就永遠沒有機會出來參與了,這次真的讓我上了一課。
 點此閱讀:社區改變了什麼系列專欄
從沒想法、不敢講到願意參與討論會:陳媽媽的故事(四)

  參與式預算不只是一筆預算經費,我們相信它是能讓社區重新民主凝聚的動力。雖然參與式預算的精神已經漸漸在這兩個社區萌芽,但是我們未來要持續深根下去,就必須要有經費的支持,在此希望認同理念的朋友願意小額捐款,協助我們繼續前進。

您可以運用全省各地郵局填寫郵局空白劃撥單,直接以劃撥方式捐款,相關資料如下:

郵政劃撥 捐款帳戶:
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黃勝豊 2285-0313


或下載小額捐款劃撥單(Word檔)(Pdf檔),並以A4紙列印。

2019年10月24日 星期四

108年度雲林縣學習型城市志工培訓

108年度雲林縣學習型城市志工培訓
主題:改變社區的新解方--參與式預算
日期:108年11月7日(四)-11月8日(五)
時間:上午08:20-下午16:10
地點:虎尾鎮多功能活動中心
報名截止:108年11月1日下午5點 報名網址:(請點此)

改變社區的新解方--參與式預算

參與式預算的持續生根,需要您的小額捐助

參與式預算的持續生根,
需要您的小額捐助

各位長期關心我們的伙伴們:

   許久未見,這一年<雲林縣參與式預算協會>投身於社區民主試點實踐,主要實踐的區域是在斗六市虎溪里民生社區,以及東勢鄉龍潭村兩地。這半年多來,我們雖然跌跌撞撞遇到不少難題,但是還是有些初步的成果,在此樂於與大家分享。
   甫踏入社區,多數居民對我們、對參預式預算都很陌生,經過一段時間的挨家逐戶訪談,才讓大家漸漸熟悉我們(包括相信我們真的不是詐騙集團),並且,也初步了解何謂參與式預算。在這期間,我們吃過閉門羹,也常聽居民質疑「預算是當官的在管啦!」,也有人覺得參與式預算離自己很遙遠,跌跌撞撞,接著終於有成功召集居民集體討論會的契機。 
  在討論會中,當大家發現很多左鄰右舍都出現了,才覺得好像真的有這麼一回事在信任感的護持下,大家開始願意討論社區的公共需求,在一些提案漸漸形成的同時,社區也在逐漸凝聚。舉例來說,不久前龍潭村想舉辦前所未聞的社區大掃除,有居民認為那是村長要負責的,叫村辦拿錢請人打掃、噴噴除草劑就好,也有人認為說不可能會有人願意出來,但由於事前的討論與凝聚,大掃除當天參加者眾,有人呼朋引伴,有人貼心提供垃圾袋,更感人的是,當中不乏一直自認為腿腳不好的年邁長輩!這次集體大掃除在該村是全新的體驗,事後大家也都為社區與自己感到驕傲,其實這就是展現集體討論的成效。 
  參與式預算不只是一筆預算經費,我們相信它是能讓社區重新民主凝聚的動力。雖然參與式預算的精神已經漸漸在這兩個社區萌芽,但是我們未來要持續深根下去,就必須要有經費的支持,在此希望認同理念的朋友願意小額捐款,協助我們繼續前進。

您可以運用全省各地郵局填寫郵局空白劃撥單,直接以劃撥方式捐款,相關資料如下:

郵政劃撥 捐款帳戶:
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黃勝豊 2285-0313


或下載小額捐款劃撥單(Word檔)(Pdf檔),並以A4紙列印。


2019年10月22日 星期二

【社區改變了什麼? 】龍潭篇(一)

【社區改變了什麼?
龍潭篇(一)

文 / 阿茶 (東勢鄉龍潭村參與式預算實踐工作者)

【社區改變了什麼? 】龍潭篇(一) 

今年三月開始,我們於雲林縣東勢鄉龍潭村實踐以「村民一起來當村長」為目的之預算民主實驗,一般稱之為「參與式預算」。
龍潭村,是一個人口不斷外流城市以致老化的社區,常住人口不到兩百戶,空戶與獨居老人很多,平時暮氣沈沈,往昔之農村共同體早已解離,村民之間愈來愈疏離,彷彿被一道道無形之高牆相隔絕,偶爾在路上碰面寒暄,但公共交流不再,村民大會,更是久遠不復而模糊之記憶,民主討論,則是完全陌生之經驗與詞語。
在村長黃詩媛之支持下,我們通過挨家逐戶訪談,以面對面培力(EMPOWER)被高牆隔絕之居民,思考並表達社區矛盾、困境及公共需求,進而,鼓勵說服居民們打破高牆,聚集起來,共同討論由雲林縣虎尾溪社區大學所提供之十萬元如何運用,對許多居民來說,這是直言不諱之「不可能的任務」,悲觀,是非常強大之「主流共識」,並在村裡瀰漫著。
我們懷著既期待更怕受傷害的忐忑不安,終於迎來第一次之聚集民主討論。

(待續)

【社區改變了什麼?】從沒想法、不敢講到願意參與討論會:陳媽媽的故事(三)

【社區改變了什麼?】從沒想法、不敢講到願意參與討論會:陳媽媽的故事(三)
文/阿喵(斗六市民生社區參與式預算實踐工作者)
會議上,始終沒有見到陳媽媽的身影,出於擔心,也焦慮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再次進到社區訪問陳媽媽,剛好,陳媽媽騎著小折從外頭回家,我還沒有開口詢問,僅打聲招呼,陳媽媽就主動說:「抱歉!那天沒有出席啦!我其實沒有忘記,但弄完晚餐,跟兒子稍微聊天一下,就忘記時間,又擔心出門晚了,去到那裏就沒有人,於是沒有去。」
從眼神中,我看得出陳媽媽覺得很不好意思,接著,她滔滔不絕地談起,民生社區還有哪裡可以改善,從反射鏡到家門口的水溝,她猛然發現,比她原先所想到的還要多!
回想最初我對陳媽媽的訪談,她答以沒有意見,也不願意表示意見,但我不放棄,一次次不輟登門訪談,激發了陳媽媽的思考動力與表達動力,使她發現愈來愈多社區有待改進的問題,包括髒亂、淹水問題,同時,也生出社區為何沒有人關注之疑惑。
我抓住了這些被陳媽媽發現的社區問題與生出之疑惑,再次邀請陳媽媽參與社區討論,我努力闡釋說服,不是每一戶都跟陳媽媽一樣發現這些問題,需要更多人參與討論,才能讓居民們共同了解...,陳媽媽這樣回應我的努力:
  「不用妳說,我也會去,那下次我就傳line給妳問一下,還有沒有人?我應該要至少去一次看看,講出來才可能解決。」

雖然居民對參與討論之承諾經常生變,但我還是帶著雀躍的心情離開社區,期待當天能見到陳媽媽,期待她參與討論後,覺得有意義,有效,期待民主討論在社區落種生根。

2019年10月13日 星期日

【轉載】雲林新聞網:村民一起當村長 龍潭推參與式預算

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長期推動參與式預算,目的是希望將政府的資源,交給人民作主,今年東勢鄉龍潭社區第一次試辦參與式預算,邀請村民共同討論經費如何運用,能夠最有效幫助到地方,因為村裡目前有人口老化的問題,在村民的共同決定之下,也成功開辦社區供餐和樂齡活動,真正落實將資源用在需要的地方。

2019年10月11日 星期五

【讀者投書】讓人民參與規劃,比爭取經費更有功

【讀者投書】
 讓人民參與規劃,比爭取經費更有功




文■周芊語(斗六市民)


前陣子,斗六在地的臉書社團上面,不時可以看到斗六市公所和立委劉建國雙方吵得不可開交。因為,斗六市公所計畫在斗六成大醫院附近新建一棟「斗六市多功能老人社會福利大樓」。這原本是件好事,不過呢,「建設經費是誰爭取到的」這個問題卻引發了一波文宣戰。


爭取建設經費當然是很重要,但是,無論功勞是誰的,身為市民更關心的是,未來老人福利大樓落成啟用後,有多少銀髮族長輩們能夠真正經常前往、充分善用這份好不容易爭取到的公共資源?


老人福利大樓的服務對象,無疑是銀髮族長輩,不過斗六市的阿公阿嬤們恐怕還有很多人完全不知道這項好消息。因為到目前為止,「預計新建老人福利大樓」這件事似乎只能在網路上查到幾則相關報導,可是,絕大多數的阿公阿嬤都不擅長使用網路來查資料,怎麼有辦法知道這個未來的好去處呢?


況且,這些相關報導的標題和內文,幾乎都把重點放在「誰爭取到了多少經費」,對於新大樓裡面有提供哪些設施和服務,頂多只有輕輕帶過。就算是擅長使用網路的年輕人,看到這樣的報導從眼前滑過去,有多少人能馬上聯想到「哦!以後多了一個好地方,可以帶我家阿公阿嬤去玩」?


另一方面,如果希望提高老人福利大樓的使用率,就應該要廣泛調查,傾聽一下阿公阿嬤們到底最需要哪些設施、最期待哪些服務。就算沒辦法調查到全斗六市老人家的意見,至少也該在老人福利大樓附近的幾個里,辦幾場座談會來聽聽大家的意見吧?可是到目前為止,除了前陣子看到一波「爭功文宣」,完全沒聽說有誰做過這方面徵詢民意的動作。


問題來了,阿公阿嬤沒用網路所以不會知道、年輕人就算知道了也不太容易有感覺,更沒幾個人知道大樓蓋好以後裡面會有什麼碗糕,這棟老人福利大樓,有沒有可能變成新的蚊子館?




所以,平平是要花將近三億來蓋這棟大樓、平平是要向市民展現政績爭取支持,建議斗六市公所和劉建國委員,不如趁著現在還沒動工,到老人福利大樓附近的幾個里去舉辦座談會(能夠全市每個里都舉辦當然更好),讓大家盡量表達意見,一來可以增加宣傳,讓更多市民知道這件好消息,二來可以讓出席的市民更有參與感、更珍惜這項建設,三來可以讓建設成果更符合民意需求、提高公共資源的利用率,何樂而不為呢?

2019年10月8日 星期二

【社區改變了什麼?】從沒想法、不敢講到願意參與討論會:陳媽媽的故事(二)


【專欄:社區改變了什麼?】


從沒想法、不敢講到願意參與討論會:陳媽媽的故事(二)


文/阿喵(斗六市民生社區參與式預算實踐工作者)
從沒想法、不敢講到願意參與討論會:陳媽媽的故事(二)
圖說:對許多居住在雲嘉南的長輩來說,到醫院看病是一個大工程,交通不便常讓長者小病拖成大病。台南市仕安社區透過社區的力量,以社區合作社的盈餘支持醫療專車,讓社區裡的老人都能就地安老。


「我有想到,我們有一個需求要說!」


陳媽媽重複了兩遍,我點了點頭,認真地聽她說:「社區有很多老人,沒有車,或是不敢騎車,基本上,就很難去到市區,不管是買東西,還是看病都很麻煩。我們家也是,要去市區看病,都只能依賴兒子載,偶而還要叫計程車,但計程車貴,又不敢常常叫,是不是社區有可能可以有專車?」


我趁機跟她聊了其他社區辦社區巴士,或社區專車的一些報導,陳媽媽驚訝地說:「其實這樣很好耶!為什麼我們社區都沒有?是不是因為咱雲林是窮縣?」針對這個問題我向陳媽媽表達了我的觀察:其實縣政府也有幸福專車,但畢竟是縣府,也不可能兼顧到每個社區,路線如果要多,也不一定每個人都會用,常常用不到的人還是用不到,而政府卻又花了更多冤枉錢,還是由社區發動,最能符合大家的需求。針對這個想法,陳媽媽想了想,也表示認同,並說:「下次會議,我要來去講這個!雖然不一定能成,但至少要讓人聽到這個意見!」雖然最近一次會議的討論主題並不是針對交通需求,但我還是鼓勵陳媽媽要來參加,表達自己意見,也聽聽其他人的意見,這些不同的考慮與需求,透過討論而交流,更能刺激大家一同想出對社區最好的方案。


舉辦社區討論會當天下午,我騎著機車繞著社區廣播,希望盡可能邀請有意來討論的居民,其中當然包括陳媽媽。然而,可惜的是,好不容易鼓起勇氣提出想法的陳媽媽依然沒有到場,直到會議結束,仍然沒有看到陳媽媽的身影。我很好奇是什麼讓陳媽媽改變了心意?就在會議幾天後,我鼓起勇氣拜訪陳媽媽,想知道她為什麼沒有來?




(未完待續)

2019年10月4日 星期五

【社區改變了什麼?】從沒想法、不敢講到願意參與討論會:陳媽媽的故事(一)


雲林參與式民主協會


自今年(2019年)三月起,本會與斗六市民代表賴瑪玲、虎尾溪社大,合力於斗六市民生社區推動參與式預算。在推動的過程中,讓我們看到了社區所面臨的各種困境,以及台灣民主的實況。更寶貴的是,這個過程中我們與居民,共同學習、一同思考,共謀解決之道。而這些經驗與思索,我們將會逐步分享在【社區改變了什麼?】專欄中。本週選文是來自實際在斗六市民生社區進行推動工作的實踐工作者阿喵。讓我們跟著她的視角,一同來看看民生社區在這個過程中起了哪些變化?又有哪些不同?


【社區改變了什麼?】從沒想法、不敢講到願意參與討論會


【專欄:社區改變了什麼?】
從沒想法、不敢講到願意參與討論會:陳媽媽的故事(一)

文/阿喵(斗六市民生社區參與式預算實踐工作者)
為了推動参與式預算,我們透過挨家逐戶訪談想了解居民對自己社區的看法,有哪些需求甚至不滿,以作為下一階段居民們共同討論如何改變社區的基礎。剛進入社區訪談時,最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大多數受訪居民認為,自己對於社區沒有什麼意見跟想法,更遑論需求或不滿,平日過好自己的生活就好,這有什麼不對嗎?
記得第一輪訪談的時候,最常聽到居民說的話就是「我沒有意見」。但這麼說就代表真的「沒有意見」嗎?在多次誠懇探詢後,我發現其實這句話的背後有著:對於這個社區各種事情習以為常,即使有些看不慣,也不認為可以有方法改變,就繼續過著原有習慣日子的想法。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位陳媽媽,每次拜訪她,她都說她老人家什麼都不懂,不願意出來討論。有次她實在忍不了,才說屋前的水溝實在該清了,但最後也都會補上一句「請公所清乾淨就好,我沒有什麼其他的意見」。
我總會在做完陌生訪談的時候遇見陳媽媽,因為她時常在社區散步。繞著社區走路,是許多社區居民日常的運動習慣。第一次討論會前,我硬著頭皮還是熱情的邀約陳媽媽參與討論,但陳媽媽說:「我不會講話,給別人去說就好。」接著就跟鄰居繼續閒聊。
第二次討論會前,我特別又向陳媽媽說明:這次討論會的主題,是要討論交通問題。陳媽媽沒有特別的反應,只表示知道了,我又問她:兒子會不會願意出來參與?她說:「我們都很害羞啦!怕在眾人面前講話,會滴滴嘟嘟講不出話來。」我鼓勵她,討論會就像聊天而已,人也不會很多,不用擔心出糗,大家都是為了社區好。陳媽媽還是沒有表示什麼,就是笑了笑。
過了一個多月,某次晚上走在社區,正訪問完最後一戶交通問題的問卷,要牽車騎回工作室,又遇到了在散步的陳媽媽。遠遠地,就隱約看到陳媽媽直視著我的眼睛,向我走了過來,那個眼神不似過去一般,過去我去拜訪她時,雖然友善,但都是害怕面對我的邀約的表情,這次,走過來的陳媽媽,就是眼神十分堅定,她說:「我有想到我們有一個需求!」




[未完,待續]

為何唯有村里長方能帶頭落實防疫?(中)

#社區需求如何解決? #社區大有為 為何唯有村里長方能帶頭落實防疫?(中) 文/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原子化之防疫行動,必仍到處都是防疫破口! 本文《上篇》(超連結)裡提到,唯有村里長才具備足夠的威望、公信力、影像力,方能帶領整個社區總動員,最大程度使人人深刻認識共同參與登革熱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