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31日 星期二

感謝3月份捐款者

#感謝2020年3月捐款者:張正、王崇名
 
參與式預算不只是一筆預算經費,我們相信它是能讓社區重新民主凝聚的動力。雖然參與式預算的精神已經漸漸在這兩個社區萌芽,但是我們未來要持續深根下去,就必須要有經費的支持,在此希望認同理念的朋友願意小額捐款,協助我們繼續前進。

捐款帳號:
帳號:戶名: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黃勝豊(郵局代碼:700)
郵政劃撥帳號:2285-0313,郵局存簿帳號:0301056-0218270
(因存簿無法顯示捐款者,匯款後懇請來電告知:劉小姐0928-900364)

[新聞] 龍潭村民組共好促進協會 邁向群策群力互助共享

#龍潭村參與式預算進行中
#新聞轉載
龍潭村民組共好促進協會 
邁向群策群力互助共享

今日新聞NOWNEWS 記者蘇榮泉/雲林報導 2020/03/30

東勢鄉龍潭村為扭轉人口老化、青年外流等困境,龍潭村民共同籌組「雲林縣東勢鄉龍潭村共好促進協會」,召開成立大會,號召村民打造共好互助、群策群力的社區共同體。發起人黃啟瑞指出,未來也將龍潭村打造為「參與式預算典範村」。

龍潭村共好促進協會發起人黃啟瑞指出,協會以去年實施參與式預算之成果為基礎,除了辦理社區共餐外,也將繼續投入實踐參與式預算、依循村民民主共識推動村內公共事務,期許將龍潭村打造為「參與式預算典範村」。


▲龍潭村共好促進協會平均年齡遠遠超過65歲,身體力行「活到老,參與到老」。(圖/記者蘇榮泉攝,2020.03.30)

黃啟瑞表示,龍潭村共好促進協會平均年齡雖然遠遠超過65歲,然而這群高齡長者,個個都是身體力行「活到老,參與到老」的勇健銀髮族,自去年實施參與式預算以來,從各場社區會議、社區大掃除,乃至於自力自費籌辦社區共餐,都是由眾人共同討論籌備、協力完成。

去年龍潭村實踐參與式預算成果廣受村民肯定,在成立大會中,龍潭村長黃詩媛也向村民發表介紹《2019參與式預算實踐紀實手冊》,回顧近一年來村民們協力創造的各種改變,並邀請村民今年度繼續共同實踐參與式預算。




▲村民參與選舉成立促進協會,帶動越來越多人充分參與各種公共事務。(圖/記者蘇榮泉攝,2020.03.30)
黃啟瑞說,許多旅外親友在閱讀了參與式預算紀實手冊後,更加了解去年實施參與式預算的成果,更主動表示願意繼續支持。希望成立共好協會可以讓龍潭村在各界支持下,繼續將村內的公共事務做得更多更好。

龍潭村民許金順表示,自己過去旅外工作時,每逢假日返鄉,常覺得村裡冷冷清清、缺少人際互動,自從開辦共餐以來,感受到村裡氣氛變得活潑熱鬧,非常期待透過共好促進協會的成立,讓共餐長久穩定、也希望參與規模越來越大。

當選第一屆理事長的龍潭村長黃詩媛表示,以「共好」為宗旨,就是希望延續「村民作伙當村長」的精神,邀請村民們一同跳脫「某些人專門提供服務、另外某些人只能被動接受服務」的生活模式與觀念框架,帶動越來越多人充分參與各種公共事務。

立法委員蘇治芬、副議長蘇俊豪、縣議員黃淑鈴、水利會機要秘書張健福、東勢鄉民代表會主席陳昭源、東勢鄉公所秘書周素吟、嘉隆村長黃周對等政要皆出席成立大會,對共好促進協會之宗旨與目標表達肯定與支持。

#龍潭村參與式預算進行中
#新聞轉載


共好促進協會成立 
村長相約長輩共餐

※雲林新聞網報導

雲林縣人口老化已經不是新聞,不斷幫助老大人才是要注重的問題,東勢鄉龍潭村排除萬難,今日成立共好促進協會成立囉!未來會在這舉辦很多社區活動、課程,讓老大人有一個地方可以連絡感情、開槓,村長也希望藉著共餐,來讓長輩一起出來社區互相關心,也不會讓村民感情卡疏遠,同時金納日也讓村民投票來選出協會幹部,共同來參與這次的成立大會。

影片欣賞:https://youtu.be/ex3V0lXWu3s

2020年3月27日 星期五

從充滿敵意到無話不談

#實踐參與式預算,我成長了什麼?
#斗六市民生社區參與式預算


從充滿敵意到無話不談




社區常見的停車困擾,可能源於車輛過多

文/江尚謙(斗六市民生社區參與式預算實踐工作者)

居民對訪談者的敵意來自於不信任,不信任又源於資本主義社會造成共同體的裂解,因此若要重建共同體,首要工作是使居民信任、與居民打成一片。

訪談時,我也曾遇到一位看起來很凶,實際上也很凶的居民,我因為太緊張自我介紹不完整,當時也還沒做名牌,被此位居民(李先生)如連珠砲般問說是不是詐騙集團?來這個社區幹嘛?是不是要圖利什麼?當下雖然有點緊張,但還是詳細的解說,再下一次遇到時,由於發現他爸爸其實是我很熟的環保志工,同樣也住在這個社區裡,以及常看到在社區遛狗的小姐,其實是他太太,加上有一位雲科文資的學生跟我一起訪談,這次的訪談便順利許多,李先生也跟我道歉第一次訪談時,由於他戒心重重,所以口氣跟態度都不好,最後我們也都跟李先生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李先生時常邀請我們到他家作客,甚至小酌。

這位李先生很特別,在聊到社區停車空間不足時,他主動提到,他認為不是停車空間不足,是車子太多,這個問題他也有想過,所以他主動把車子送給他朋友,因為李先生認為斗六這個地方不常下雨,所以以機車代步是不成問題的,如此為大眾著想的居民實在少見,這個特殊的現象讓我十分好奇,我便問他為何他會想到買車對於社區的影響?他回答:「或許是因為他爸爸有參加社區的環保志工,同樣也把這份熱情傳染給他,也或許是他從小就被這樣教導著吧!他從小就喜歡想一些治理的事情,想一個城市應該長什麼樣?應該怎麼規劃?」

就這樣,我慢慢覺得李先生是個有趣的人,拜訪時也不再忐忑,反而充滿期待,期待李先生這次會說出甚麼話?我跟李先生從設防重重到無話不談的朋友,這是我一開始料想不到的。

(未完,待續)

延伸閱讀:

民生社區黃師父教我的事

從「社區事不關我的事」到「社區事就是我的事」!

2020年3月25日 星期三

防疫與共餐 — 集體參與決策的一次實踐

#龍潭村參與式預算進行中

防疫與共餐

—集體參與決策的一次實踐
編按:東海大學中文系阮桃園老師,在教學生涯中,始終主張創作者必須到社會的第一線,通過實際的採訪、體驗,更能寫出貼近社會的文學作品。為此,不僅多次通過課程設計,鼓勵、帶領學生們參與、採訪許多台灣農村現況,更力主東海大學文學獎應開設報導文學項目,積極協助、輔導學生自辦的報導刊物<東海成報>,對東海大學校園暨週邊環境都發揮了顯著的影響力。

今年新春過後,「從教學現場退休、公民參與不曾退休」的阮老師拜訪了龍潭村,並且認識了龍潭村這群可愛的村民與共餐自治委員們。在瞭解參與式預算帶給村民們的潛移默化後,阮老師也經常到龍潭進行田野調查,想要透過親身的調查、參與,瞭解在參與式民主的實踐下,龍潭村會又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3/22(日),共餐自治委員黃國材在Line群組中提出「最近許多旅外鄉親將返鄉掃墓,共餐是否應因應疫情暫停?」的提議,這項提議促成了3/23的一場「龍潭村共餐臨時大會」——由全體共餐參與者共同討論議決是否暫停共餐。阮老師親歷了這次會議,見證到,民主討論讓樸實農村展現理性與自信的「內在美」,並寫下她的觀察與心得。


文/阮桃園(東海大學退休教師)



現值洋蔥收成的季節,村民們忙著在田裡收洋蔥。

延燒三個月,武漢肺炎疫情陷入全球烽火。雲林縣農業型龍潭村,人口外移加高齡化,這陣子除了收購洋蔥、蒜頭的盤商以及水利工程人員,鮮少外人來到恍若孤村,反因此呈現抗疫優勢,村民們既慶幸卻也憂心,隨著清明掃墓時節到來,那是龍潭村「比過新年還熱鬧」的時期,來自外鄉、海外的返鄉潮,村民黃國賢甚至建議他在大陸經商的兒子這次清明乾脆先別回來。此時傳來雲林出現二個武漢肺炎確診的案例,讓大家更是神經緊繃。

共餐自治委員黃國材與多位村民反映「疫情當前共餐是否要繼續?」的疑慮。村長與多位共餐自治委員共商後決定,就在星期一(三月二十三日)的共餐時間,請全體用餐者一起討論這個問題。




十一點半用餐伊始,村長先宣導,疫情緊張,以後會加發每人發二片口罩,進場時要戴,吃飯時再拿下。「要再請鄉親們決定,共餐要不要繼續?或者改送餐?或者自己來領回去吃?只是我擔心,你們帶回去吃以後就不再肯出來了,這樣失去了共餐的原意:大家每天出來吃頓飯,可聯繫感情,加強互相關心,不會漸漸有人被忘記。」,她繼續鼓勵;「這麼重要的事,不要只是委員會決定,大家要說出自己的想法。」初步舉手通過,要繼續吃午餐。

雖然大多數人都希望共餐能繼續,但仍有人提出了「防疫事大、謹慎為先」的觀點和意見。

村民黃合和首先表示,台商台胞返鄉掃墓帶來的群聚風險不可小看,,建議還是暫停。

共餐自治委員丁聰則提出「要兼顧全民防疫,也不讓共餐的熱度冷卻」的主張,試圖在不同意見中找到共通點。

防疫確實重要,但究竟該停多久?一個月、半個月?為此,共餐參與者們眾論紛紛,討論過程中,村長也不斷邀請每位村民盡量多表達自己的意見。

「如果結合清明返鄉潮加上自主管理的十五天期間,這樣就四月一日起停十五天,恢復之後餐桌間隔再加大,這樣大家看怎麼樣?」




最後議決,以三月底為一個段落後,四月一日至十五日停止共餐,恢復之後餐桌間隔加大。

積極主動而不是被動的個體,可以增進團隊合作,這是<雲林縣參與式預算民主協會>與龍潭村共餐自治委員會的共同理念。而以平均年齡落在65歲、高度老化的東勢龍潭村作為實踐的第一步,是因為村長的洞見在支持:老人,不是只能等待照護的社會包袱,而是有待發掘的智庫。




3月22日黃國材委員在line群組提議討論如何因應疫情發展與共餐是否暫時停辦。

2020年3月23日 星期一

[影片] 瓦歷斯・諾幹:龍潭村參與式預算 讓長者老而彌用 --#229龍潭村民主餐會報導

#229龍潭村民主餐會報導

瓦歷斯・諾幹:

龍潭村參與式預算 讓長者老而彌用



文/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2月29日中午,雲林縣東勢鄉龍潭村社區公共食堂舉辦了「民主餐會」,邀各界先進共饗龍潭村實踐參與式預算之經驗,知名泰雅族作家瓦歷斯・諾幹光臨並表示:

今天很高興可以來到龍潭村,特別來看參與式預算在龍潭村的運作。一方面剛好也看了簡報,也聽了幾個夥伴的說法,還有實際參加參與式預算的阿公阿嬤的感受。

這幾年有很多地方也在操作參與式預算,但我至少覺得在龍潭社區有幾個地方值得學習:

第一個就是,參與式預算裡頭一個最重要的核心概念「人跟人之間的需求是可以被看到,而且是可以動手去解決的。」所有遇到的問題,都是在一個民主的會議、民主的參與裡頭去互相解決。有時候,資源未必是那麼充裕,少資源一樣可以做出一番事情。除了可以像社區的大掃除之外,共餐也連續做了三個月四個月,我想如果不是因為人跟人之間彼此共信的話,很可能就沒有辦法做下去。所以我覺得這是最成功的地方。

龍潭村是一個比較偏鄉、人口老化的地方,大概也會面臨到所謂的長青安養的問題。這是第一個。

那除了長青安養的問題之外,第二個就是說,可能會發現到,當一個農村他日漸的沒落的時候,人在這個農村裏頭的位置跟生活,會越來越沒有方向。所以我覺得這可能是未來龍潭社區在參與式預算裏頭一定會遇到的問題--你如何讓每一個在地的人感受到「我可以在這邊是活得有尊嚴的」。

那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老人家,他的經驗,他的歷史,有沒有什麼是可以被回饋出來?換句話說,老人家的價值到底是什麼?

也許(我們)可以慢慢找到老人家的價值。我覺得這個價值有蠻多的啦!我想每一個老人家的社會歷練就是一個寶庫,他也看到整個農村在經濟產業的變革,那種改變是他們在地人最清楚的。換句話說,這些東西如果要重新復甦的話,他們是最有經驗的。

有經驗,就會有能力。如果這個能力被展現出來,他在這個農村的價值就會被彰顯出來。

換句話講,我們今天在面對所謂的長青人口,當這些人過了六十歲、七十歲,當我們把它視為老人的時候,我們一直有一個概念是老人是必須坐吃等死的,這個概念其實是不對的,老人家還有那種很好的能力,是我們刻意去遺忘它的。

所以當這些人,當這些長青的人口,當這些智慧,當他的在地經驗......然後他面對在地的生活、他找出這個地方的價值的時候,他可以供給更多的.......怎麼樣讓城鄉之間的,我覺得不是城鄉差距的問題,而是說我們如何重新看到一個所謂農村、所謂偏鄉的價值到底在哪邊。

也從這樣的價值,才有可能讓漂流到南、或北的中生代年輕人,他可以重新找到跟這塊土地的那種感情,才有可能回歸,才有可能回流。回流方式有很多,現在目前看起來大概都是金錢的回流。

那第二個,也許當然它會出現,他可以來到這個地方來創業的那種回饋,甚至於帶來一些新的知識,跟在地的農村的在地知識重新做結合。一樣可以開創出新的東西出來。

所以我覺得如果我們還是走一個新自由主義的道路去走的時候,你當然就會發覺到偏鄉、農村、海邊、山上、原住民......他在這樣的體系下會被推到一個邊緣,你自然就看不到它的價值。

那如果我們重新去找到每一個在地跟人的那種關係,你如果能夠找到,我們就不會把它視為偏鄉。我們這樣講「越是在地,才越有可能國際化」,我覺得講這句話之前,我們應該是要把參與式預算這樣的概念,把這種權力下放到更大多數的農村、偏鄉、或是原住民身上,你才可以看到人的力量。



觀賞影片:https://youtu.be/RoyoQetZNDw

2020年3月20日 星期五

日常民主討論, 讓農村阿伯也在乎會議品質與效率

#龍潭村參與式預算進行中
日常民主討論,
讓農村阿伯也在乎會議品質與效率


文/王俊凱(龍潭村參與式預算實踐工作者)

這週四(3/12)東勢鄉龍潭村的社區共餐飯後,又到了共餐委員會開會的時間。特別的是,除了村長和共餐委員們,這次還有許多位村民鄉親在飯後一同留下來參與會議。

會議討論過程如同往常熱烈,會議結束後,已經參與過好幾次委員會議的塗樹伯走向村長和幾位尚未離去的委員們,對「發言秩序」提出他的建議:

「以後開會喔!建議大家講話的時候最好可以站起來講,這樣比較聽得清楚啦!要不然你在講他也在講,想聽的人都不知道要聽哪一邊、就算想聽誰的話也聽得很亂啊!這只是建議啦!參考看嘜啦!」

塗樹伯短短兩三句話,雖是客客氣氣地建議、看似簡單的道理,但卻有著非凡的意義。

如果會議上只有少數人願意發言、多數人被動聽講,就不可能引出這番建議。

如果會議參與者態度消極、沒有動力仔細瞭解「其他人的意見到底是什麼」、也不覺得「每個人的發言都是有價值的發言」,就不可能提出這番建議。

如果不願再次參與會議,以後的會議品質如何就「不干自己的事」,也不可能提出這番建議。

如果對於「提出意見後,會有助於眾人一同改善現狀」毫無信心和期許,更不可能提出這番建議。

也就是說,塗樹伯的這番建議,不但象徵著龍潭村民對會議品質與效率的重視,更展現出對於「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的積極動力!而這正是龍潭村自從實踐參與式預算後,村民們經常進行民主討論的成果和里程碑!

到FB給塗樹伯按個讚
https://tinyurl.com/ty4my23

2020年3月18日 星期三

民主好消息:新北擴推高中職參與式預算

#參與式預算

民主好消息:新北擴推高中職參與式預算



文/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2017年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部分成員與友會(台灣新社會協進會)便倡議應將參與式預算納入高中公民教育一環,在新北市秘書處與教育局支持下協助新北市南山高中、三民高中、石碇高中推動展開此一實驗計畫。

日前(2月27日)新北市教育局於光復高中舉辦「新北市109年度推動高級中等學校參與式預算教師工作坊」,邀請高級中等學校教師參與,並當場宣示今年教育局擴大辦理參與式預算計畫申請補助,預計補助25案,每案最高補助8萬元,歡迎各高中職4月提出。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對新北市教育局此一政策宣示,甚感欣喜,給予高度的肯定,並期待有更多地方政府能夠跟進。引導青年學生於實踐中,學習發展面對面討論、集思廣益、群策群力之集體民主,日常生活民主,將民主內化於心靈心智及人與人關係。

在2017年三所高中的公民教育參與式預算實踐計畫中,參與學生透過實踐,以自己與校內同學為主體,挖掘學習需求,了解預算體制以及如何將有限預算用於刀口上,學生不再是被動學習與政策照顧的對象,而成長為主動思考學校與社區問題,能夠透過自身與同儕力量進行觀察、了解、分享、討論並嘗試提出解決方案的行動者。而南山高中也因學生在實踐中的產生的學習動力與變化,已持續三年將參與式預算納入該校特色課程。

本會深信,唯有透過民主實踐與日常民主討論,才可能培養出積極維護並實踐憲法所賦予之公民權的現代公民。而參與式預算則提供高中生乃至更低年齡層的青年學子,一個實踐、成長為真正公民的場域,是真正培養現代公民的公民教育。


#新聞轉載:

新北推廣學校參與式預算
祭出總額200萬元邀高中職提案


2020/02/28 中時

新北市教育局27日於光復高中舉辦「新北市109年度推動高級中等學校參與式預算教師工作坊」,邀請高級中等學校教師參與,提升教師參與式預算教學專業。今年教育局擴大辦理參與式預算計畫申請補助,預計補助25案,每案最高補助8萬元,歡迎各高中職4月提出。

新北市特別訂定補助學校推動參與式預算原則,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公共事務,也提升教師參與式預算教學專業,於今(109)年度起開放本市公私立高中職向本局提出申請,以學校或社區發展為提案方向,提供學校勝選學生團隊提案補助金,今年預計補助25案,每校最多補助1案,每案最高可獲補助新台幣8萬元。邀請各高中職依補助原則,於109年4月1日起至4月15日向本局提出申請,將於5月底公告補助之案件。

今日參與式預算教師工作坊,邀請國立台北大學葉欣怡教授,介紹參與式預算的概念,包含公民腦力激盪、提出方案、投票決定與執行預算等過程。醒吾科大林邦文教授也分享美國波士頓政府邀請青年人規畫一百萬美元的支出項目,最後決議設置塗鴉藝術牆、打造滑板公園,並列舉國內辦理的參與式預算計畫。

永平高中教師陳政典也在場分享他帶領學生探訪社區瓦窯溝環境,學生提出改造提案及票選,由勝選學生團隊執行提案的經驗,他感性的說透過這個方案使參與的師生對社區有更深的連結與認同。

南山高中主任陳炳霖說:「自106年教育局試辦補助學校參與式預算計畫經費後,便將參與式預算列為高中特色課程,從培訓課程、分組提案規劃、各項提案攻防討論,到舉辦發表會並投票選出最佳提案付諸實行,讓學生完整體驗參與式預算過程。」中和高中林煇皓教師也說:「先前校內辦理過參與式預算活動,參與本次的研習交流,在校內續推參與式預算,讓學生能學習參與式預算活動的精隨。」
(中時 )

2020年3月16日 星期一

[影片] 曾旭正:社區營造就是作夥改變我們的生活--#229龍潭村民主餐會報導

#229龍潭村民主餐會報導
曾旭正:
社區營造就是作夥改變我們的生活


文/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2月29日中午,雲林縣東勢鄉龍潭村社區公共食堂舉辦了「民主餐會」,邀各界先進共饗龍潭村實踐參與式預算之經驗,前國家發展發展委員會副主委曾旭正教授光臨並發言:
從無到有這個發展的過程,說起來是很令人感動。這個過程中,因為大家熱心、願意付出,大家不計較,做伙來推動這個事情。這個過程中,其實對每個人都有好處。起碼解決中餐吃的一頓。特別是,不只是吃得飽,大家真趣味,一起煮菜。吃的時候,歡喜抬槓。這個過程,是一個相當好的經驗。總比,兩個人或一個人在家面對面。

所以有看到大家這樣的努力,有這樣的成果,其實是一個相當好的開始。在村長的帶領下,咱們村裡的幾個幹部和少年人,大家幫忙推動。

我們初步有個組織,能夠一起做事的組織,透過組織的運作,我們也能持續累積一些經驗。比如說,遇到什麼樣的問題,面對這個問題我們要怎麼討論。透過開會,大家討論,表達不一樣的意見。這個過程中,有更好的想法,最後的結論總是比任何一個人所能想的都更好。所以,有這個組織,這個組織運作的方式,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咱們這樣運作起來之後,未來我們(可以)利用這個組織,一起想,除了一起吃飯外,還有什麼其他事情可以做。當大家想到有什麼事是能夠做的,(可以)運用我們過去組織的經驗,做另外一件事情,慢慢的推展下去,這個就是社區營造啦!

社區營造就是:咱們從原來比較分散,各顧各的家庭,能夠透過一個過程,(以)我們是同一庄的人,有一些事大家做夥來思考,慢慢來改善我們的生活,看能不能過得更趣味、更有意義。能夠做的事,其實很多,所以社區營造是有很多可以做的,包括空間的改造、老人的照顧、甚至孩子、還有我們村莊過去歷史的整理......種種......社區營造能夠做的事情很多。

但是他基本的條件就是大家要有組織,有一起行動、一起做事的方法,我對我們龍潭社區抱有很大的期待,未來我們慢慢發展起來之後,看能不能持續思考更多問題,將我們的生活,營造得更有趣味、意義的整體生活!

恭喜大家!



2020年3月11日 星期三

從「社區事不關我的事」 到「社區事就是我的事」!

#實踐參與式預算,我成長了什麼?

從「社區事不關我的事」
到「社區事就是我的事」!


文/江尚謙(斗六市民生社區參與式預算實踐工作者)




道路積水問題貌似個人不便,其實也是公共事務

再舉一個例子,社區中也有一位退休的陳老師,跟之前文章所提的王太太是好朋友,常常一起去社大上課,原本也是認為社區事務與己無關,因為他主觀認為社區事與己無關,因此即使對於社區現況有些模糊的不滿,也就不在乎,遑論參與社區需求會議的討論,但後來因為我會跟他聊聊生活瑣事與困擾,例如他女兒的求職問題,以及時下年輕人赴澳打工的問題,以此建立信任感與熟悉感;另外,我也會跟他討論如何看待社區裡發生的小問題,例如陳老師家門前的道路總是因不平整而積水,此問題雖看似小問題,但其實這個問題可大可小,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以這個問題便可見微知著,瞭解台灣的道路施工品質。

況且道路積水這個問題不是只有他家門口遇到,整個社區都有類似的問題;當陳老師意識到自己家門前的問題不是只有他家有,而是正個社區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反過來說便是社區公共事務與己息息相關,他便願意來參加會議,主動詢問會議時間,雖然最後還是因為他有其他要務走不開,無法參加會議,但他也協助動員了不少居民參加會議,並且詢問他的好友王太太是否願意參加,王太太參加了最後一次的討論會,功勞也要算上陳老師一份。


此時,陳老師心中,社區事不僅與己息息相關,他也發覺,反過來想,自己的事情不就是社區的事情嗎?陳老師也因此與王太太之間的話題,不侷限於閒話家常,而開始討論起了社區公共事務。

(未完,待續)

延伸閱讀:

民生社區黃師父教我的事

2020年3月9日 星期一

【雲林新聞網】"人人皆村長" 龍潭村推動參與式民主

#龍潭村參與式預算進行中
#轉載【雲林新聞網】


"人人皆村長" 龍潭村推動參與式民主




東勢鄉雖然位在比較偏僻的地方,不過民眾的思想卻是非常開放。尤其是龍潭村的大小項建設,完全是讓村內居民,透過意見表達來做決定,讓每一個人都有權益發聲,並且透過參與式民主,來決定村裡的建設方向,達成永續家園的共識。

觀賞影片:https://youtu.be/RjnOICJXhFo

2020年3月7日 星期六

「去商品化」的食材交流 串起兩個社區大家庭

#龍潭村參與式預算進行中

「去商品化」的食材交流 
串起兩個社區大家庭




三天前,古坑湳仔社區關懷站的長輩們組團前來龍潭村交流;昨天,湳仔關懷站成立一週年,我們前往致意、送上黃詩媛村長準備的祝賀禮金。湳仔關懷站站長翠芳姐仍一如往常,拿了好多葉菜送給龍潭村作為共餐食材。

這樣的「食材交流/互贈」其實早就不是第一次,翠芳姐曾送給龍潭村各式蔬菜、調味料和其他食材物資,黃詩媛村長則回贈了咱龍潭村在地生產的大蔥、洋蔥和胡蘿蔔等。

「食材交流/互贈」,不只讓兩社區的鄉親長輩們能夠吃到更新鮮更多樣的食材,也減輕了兩社區的支出和倉儲調度壓力。更重要的是,成為了串起兩個社區大家庭的媒介,讓這些食材不再只是「為賺錢而交換」的商品,而恢復成「為滿足使用需求而交換」的民生必需品。


2020年3月5日 星期四

感謝2020年2月捐款者

#感謝2020年2月捐款者:王國政、劉宗熹 

參與式預算不只是一筆預算經費,我們相信它是能讓社區重新民主凝聚的動力。雖然參與式預算的精神已經漸漸在這兩個社區萌芽,但是我們未來要持續深根下去,就必須要有經費的支持,在此希望認同理念的朋友願意小額捐款,協助我們繼續前進。
捐款帳號:
帳號:戶名: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黃勝豊(郵局代碼:700)
郵政劃撥帳號:2285-0313,郵局存簿帳號:0301056-0218270

(因存簿無法顯示捐款者,匯款後懇請來電告知:劉小姐0928-900364)

參與式預算能帶給雲林什麼樣的改變?--實踐經驗分享與反省


#活動預告



參與式預算能帶給雲林什麼樣的改變?
--實踐經驗分享與反省

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是由雲林在地的公民自發成立的社團,在2017年於成立後,就致力於讓參與式民主的精神在雲林紮根、成長。去年(2019年)更透過在東勢鄉龍潭村與斗六市民生社區兩地推動參與式預算,證實參與式民主並非僅是六都的民主特產,更能成為翻轉雲林利器。讓長期面臨人口外移、老化、公共治理鞭長莫及、逐漸”稀微”的社區,透過參與式預算重新凝聚社區共識,共同面對鄉村結構性困境,從而找到重新萌發新生的力量。

此次分享會將邀請實際投入參與式預算的實踐工作者,無私分享2019年的實踐經驗、所遭遇困境與矛盾,及實踐工作者之心得、成長與初歩反省。希望關心雲林未來的您,可以一起來參加!

延伸閱讀:2019龍潭村參與式預算實踐紀實手冊

https://reurl.cc/ZOao4p




參與式預算公民交流論壇:雲林場
時間 :3月10日(二) 14:00至17:00
地點 :虎尾厝沙龍(雲林縣虎尾鎮民權路51巷3號)
講者:徐薇清(東勢鄉龍潭村參與式預算實踐工作者)
            江尚謙(斗六市民生社區參與式預算實踐工作者)
討論議程:
●分享:2019年雲林縣東勢鄉龍潭村參與式預算之經驗分享與反省
●分享:2019年雲林縣斗六市民生社區參與式預算之經驗分享與反省
●綜合討論:參與式預算能帶給雲林什麼改變?

主辦單位:台灣培力教育協會
協辦單位:虎尾厝沙龍、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2020年3月2日 星期一

苗栗如何「入夥」參與式預算?各方人馬通霄作伙討論

#參與式預算進行中

苗栗如何「入夥」參與式預算?
各方人馬通霄作伙討論

2/22於通霄鎮舉辦參與式預算交流論壇,與會者包括民間團體、
學者、在地公民,以及苗栗縣無黨籍陳品安、黎煥強議員、
民進黨籍陳光軒議員、通霄鎮公所機要秘書。

文/苗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籌備會

二月22日,苗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籌備會與台灣培力教育協會在苗栗縣通霄鎮公所舉辦了一場參與式預算的公民論壇,介紹參與式預算的前世今生以及未來展望,並與參與者分享雲林縣東勢鄉龍潭村實踐參與式預算的經驗。與會者除了在地公民以外,更有多名苗栗縣議員及通霄鎮公所機要秘書參與,以及從台中、桃園遠道而來的大學教授跟公民團體,現場發言踴躍,討論熱絡。

對於參與式預算,論壇中與會的議員們對於如何在苗栗推動都表示很有興趣,並表示雖然苗栗並無議員建議款,但眼見台灣各地爭議不斷,如果能用於參與式預算,最能落實預算的民主化、公平化。與會的三位議員們也對未來苗栗若要推動參與式預算常態化、法制化表示支持。

雖然雲林縣東勢鄉龍潭村實施參與式預算至今未滿一年,但在反覆挨家逐戶訪談不斷動員村民參與聚集民主討論後,原本各過各的、鮮少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的村民們,竟開始學習群策群力共同改善社區環境及老化等問題,甚至,在尚無政府經費補助下,村民們通過決議自籌經費、自辦社區共餐,並成立「共餐自治委員會」以學習民主共治社區共餐。這讓大家打破了「沒有錢就辦不起來」的迷思。也顯見參與式預算的威力無窮。

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的成員,同時也是龍潭村參與式預算實踐推動者的吳松霖認為,龍潭村之所以能夠在缺乏資源的情況下有這麼高的參與力,與以下幾點有關:

一、實施範圍限於一村一里,居民生活共感經驗高,容易凝聚共識,同時也得以挨家逐戶拜訪落實知情率100%。

二、以全村之民主共識為前提提案,而非個人提案。建立在居民長期討論之下意見間的交流與激盪下產生的決議,更能反映社區的總體問題,同時,因為討論的過程及次數皆長,過程中參與者充分討論各種提案並相互尊重、妥協,故最終的提案大家都能接受。

三、討論的過程中,團隊以培力(empower)所有人具有參與討論的能力、條件為目標;讓所有人充分發言、參與討論。

論壇結束前的綜合討論時間,大家也提到了苗栗縣因為火力發電廠的關係,讓通霄鎮擁有數字不小的電業促協金,長期以來因為法規不明確以及背後龐大利益等因素,爭議不斷。在場的議員皆認同,同建議款一般,促協金適合部分以參與式預算的方式執行,同時落實電業促協金的法制化以提高民主正當性。苗栗推動參與式預算條件不落後於全台任何縣市,希望此次交流論壇,能開啟我們對於地方自治、民主發展的新視野。

為何唯有村里長方能帶頭落實防疫?(中)

#社區需求如何解決? #社區大有為 為何唯有村里長方能帶頭落實防疫?(中) 文/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原子化之防疫行動,必仍到處都是防疫破口! 本文《上篇》(超連結)裡提到,唯有村里長才具備足夠的威望、公信力、影像力,方能帶領整個社區總動員,最大程度使人人深刻認識共同參與登革熱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