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4日 星期五

居民不互視,可能使少言者、不言者發言時,感到被重視而被鼓勵培力嗎?

#龍潭村參與式預算的民主實踐
#圍圈圍坐民主討論的五個Q&A(四)


編按:在龍潭村的參與式預算實踐過程中,由於希望營造一個讓每位居民都能夠在討論時互視、環視的環境,因此我們嘗試在社區民主討論會上,以所有居民形成一個大圍圈的方式圍坐討論,取代過往各地參與式預算常見的「先分組討論、分組報告後再綜合討論」,或者村里民大會常見的有講台的演講式討論模式。那麼,為什麼我們認為營造這樣一個討論環境是重要的呢?

居民不互視,可能使少言者、不言者發言時,感到被重視而被鼓勵培力嗎?

  過去,社區公共事務幾乎皆是由社區頭人做主,社區居民鮮少有討論、參與的機會,因此,久而久之,人民也漸漸地不敢在會議中發言,許多農村婦女甚至認為自己沒有參與會議的資格,應該由男性來發言、決定就好。除了上述外,村民們無論男性、女性,普遍也常因「認為自己不擅於發言」、「認為自己沒有參與決定社區公共事務的權力與能力」而不好意思前來社區民主討論會現場,或不敢在會議中表達意見。

  這是為什麼民主討論會必須要營造成能夠「互視」、「環視」的討論環境的原因,互視的討論環境才能讓我們對在場每一位與會者給予同等的重視,讓在場的每一位與會者彼此都能感受到自己被視為會議中的一份子,不會因為不同人而有重視程度的差別。與會者因自己的意見被重視而更願意發言、更有動力發言。

  雖然我們都因為鮮少有開民主討論會的經驗,而對於社區公共事務不見得有很完整的思考,雖然我們因長年沒有參與討論的機會,而因此認為自己不擅於表達,因此反而對圍圈討論感到緊張、不習慣,但無論如何,講求人人參與的圍圈民主討論會,使咱每一個人都是討論會中的一份子,沒有人會被遺忘或拋下。逐步地,與會者確實感受到自己的意見被聆聽,並於會議場中被交流,感受到相互討論、交流的好處,漸漸地,也會想要聽見其他村民的意見,而鼓勵其他不發言者或少言者發表自己的意見,相互之間即可形成互相培力、帶動、鼓舞的效果。

  圍圈坐的民主討論會,從擺設座位、討論會開始的第一秒鐘起,就試圖極力朝向鼓勵人人暢所欲言發表意見、促使所有與會者之意見得以交流、共感,持續往「不斷民主、凝聚」的方向前進。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為何唯有村里長方能帶頭落實防疫?(中)

#社區需求如何解決? #社區大有為 為何唯有村里長方能帶頭落實防疫?(中) 文/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原子化之防疫行動,必仍到處都是防疫破口! 本文《上篇》(超連結)裡提到,唯有村里長才具備足夠的威望、公信力、影像力,方能帶領整個社區總動員,最大程度使人人深刻認識共同參與登革熱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