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7日 星期五

相招包水餃,「作伙過節」邁出新的一步!

#雲林縣東勢鄉龍潭村

#邁向社區民主自治共同體

#作伙過節


相招包水餃,「作伙過節」邁出新的一步!


文◎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10月20日這天,趁著中秋節和雙十節兩次連假的佳節餘韻,我們在東勢鄉龍潭村的駐村工作室,和村民們合力籌辦了一場「作伙包水餃」的活動,凝聚出作伙團聚過節的氣氛,也讓參與活動的村民長輩們展現出難得一見的活力。


●大家合力來籌辦,帶動分工不被動


在活動前幾週,大家就趁著每週的運動課程相聚時,討論「要準備哪些材料和器具」、「誰負責採買」、「誰負責準備器材廚具或哪項工作」等,並進行分工。不但讓很多參與者覺得很有參與感,而且也在持續討論的過程中不斷地相互鼓舞帶動,最後,不僅有人捐款採購食材、有人自願提供自家種植的韭菜和青蔥,還有人主動送來一批撿來的高麗菜,相互鼓舞帶動的效果不斷疊加。活動前一天,更有好幾位村民特別來到工作室,在前院一邊泡茶聊天,一邊作伙洗菜、挑菜、整理隔天要使用的食材。




●「不會包水餃」的長輩們,原來是「黑矸仔裝醬油」


活動當天,原本好幾位七八十歲的長輩們,都搖頭表示「自己不會包水餃」。但當在場的村民和我們邀請她們入座、將一套材料遞到她們面前時,她們竟然熟練地包起了水餃,而且還運用了在地的特殊技法來包水餃,把水餃包得既飽滿又漂亮,深藏不露的手藝讓現場的村民們大為驚喜,她們也非常有成就感。





●洗腎,阻擋不了咱歡喜來作伴


其中,有一位住在西潭的麗珠阿姨,在我們登門拜訪邀請時,原本因為當天要洗腎而對出席這次活動感到猶豫,但麗珠阿姨最後在兒媳婦的鼓勵和陪伴下,婆媳倆手牽手一起踏入包水餃活動的會場,並且與在場好幾位久未見面的村民親友相見歡、彼此問候關心,聊得相當開心。


最後,有好幾位平常忙於農事而沒空參加運動課程的村民鄰居,也難得地趁著包水餃活動來到現場和大家同樂,除了一起享用作伙包出來的水餃,還一起合影留念。在場的黃月英阿姨當場開心地表示,如果常來參加運動課程和各種聚會活動,一定會讓身心健康更上一層樓。


●累積合力經驗,期待醞釀更多「作伙過節」!


這次的包水餃活動,讓高齡長輩們以不同的形式相聚交誼,也讓大家拓展了「作伙過節團聚」的想像,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表示,未來在重大節日前後,還可以再合力籌辦更多類似的活動,例如冬至一起搓湯圓、冬天一起吃火鍋等等。



延伸閱讀:

龍潭村民也是「全能住宅改造王」!

為偏鄉長者打造更安全的共學環境, 需要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共老不夠好,共好不怕老

龍潭有座多功能多媒體活動中心

長者作伙寫字,孕育社區公共生活——龍潭村長者識字班系列

去年被動握住的鉛筆,今年主動提起的畫筆

這封下筆千斤重的家書,從無到有的各種精彩

我們龍潭識字班值得驕傲的內在精神

共學,讓生活越來越有趣!

識字班寫的春聯,充滿人味、趣味、社區味

麵線煎、很好吃,「麵線煎」很難寫

秋風也來與我們共樂 ——九月一日龍潭村樂齡活動記

我們和社區的阿公阿嬤,今天一起上課!

龍潭村食堂交流記

少壯時做啥去?老大才來學識字!——龍潭村識字班札記(三)

執子之手 與子共好——龍潭村識字開班囉!


2023年11月13日 星期一

【廣播】青農需要面對哪些困難與挑戰?

 #姊妹電台FM105.7 姊妹新幹線 每週五上午7:00-8:00 

#農民心聲


青農需要面對哪些困難與挑戰?

📻FM105.7姊妹電台節目  線上收聽

👥來賓:陳秉鎰(古坑鄉麻園村農民)

👩🏻主持人:吳松霖(小衛)


已經務農十年的青農陳秉鎰,在年輕力壯、小孩才剛要出生的28歲,為何毅然離開繁華都市、放下打拼多年的事業,和老婆一起返鄉務農?青年農民需要面對哪些困難與挑戰?


陳秉鎰認為,現代農民單打獨鬥,首先要面對孤苦勞動的各種壓力、意外風險以及與天搏鬥的各式難關。雖然從小就接觸農業,但這十年來他依舊四處觀摩、積極學習,可是農民靠天吃飯,他仍然因為無常變化而繳掉了無數學費。究竟,身為稀有動物的現代青農,他如何克服重重關卡?有何心聲與體悟?本集故事非常精彩,敬請收聽!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7K1TVJ4jox1XjOrmcrqof7reGCxdQSeN&si=82t5o_vg6DiZu3EL


※您可利用本會Youtube頻道,聆聽更多在地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wL49KmaH2ecJHX-Rf-ZBqQ/videos


2023年11月6日 星期一

實踐交工/幫伴,不只當下輕鬆, 更有長遠的「輕可多賺」

 #農業交工 #幫伴文化


實踐交工/幫伴,不只當下輕鬆,

更有長遠的「輕可多賺」

文/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無論農忙或農閒期,交工/幫伴都有可觀效益


許多人認為,「交工(幫伴)」只是小農們在農忙期才需要的互助行為。然而,根據我們長期持續進行的田間訪談,倘若小農們組織成交工團隊,即便在非農忙期,穩定持恆的互助勞動同樣能夠提高耕作生產效益、為小農們帶來諸多好處。


●以耕作空檔期為例:積極管理能提高產量、減輕負擔


許多農友都提到,在「上一季作物已採收完畢、下一季作物尚未播種」的這段耕作空檔期,若趁此進行田地管理工作,將能為下一季創造更好的耕作條件。例如,施用有機基肥、種植綠肥作物,能夠提高下一季的產量;趁此時加強除草、預先防治病蟲害,不僅減輕下一季耕作期間的防治病蟲草害之勞動量,也減低相關的施藥成本;同時,耕作空檔期更是改善「因田土高低不均而造成淹灌施肥不均」的絕佳時機。有位農友甚至分享其經驗「如果空檔期放著不管的話,下一季種出來的產量會明顯減少,但若認真管理照顧,下一季的產量可望比別人多兩成左右,一增一減,差距可就不少了」。而空檔期的各種田間管理勞動,正是小農們迫切需要交工之所在。


●單打獨鬥之小農,絕難實現「空檔期之積極管理」


空檔期的各種田間管理勞動,何以需要交工?因為小農們長期處於單打獨鬥之原子化(Disintegration of the society)狀態,一切田間勞動若不是自身獨力扛起,就必須額外負擔可觀的雇工成本。因此,許多小農如數家珍地講解「空檔期如何田間管理」的同時,往往也無奈地表示「有心無力」,不少小農索性放棄空檔期的積極管理,讓田地「放空」至下一季播種前。


●組織交工團,方能無礙實現「空檔期之積極管理」


而當小農們打破單打獨鬥的狀態,組織成交工團隊,穩定頻繁地進行互助勞動,方能有充裕的團隊人力一同投入耕作空檔期的各種田間管理工作,且因頻繁互助而累積相當厚實的「相知、互利、互信」之基礎,使「積極田間管理」更加事半功倍。


同時,在平時交工建立的人與人關係基礎上,更能趁空檔期進一步發展出「深入交流農事經驗」、「共學農機具使用保養」、「商量協調下一季工作規劃」、「提前團購資材」等各種合作形式,增加共利、降低更多成本。


●人與人關係改變,減除隱性成本,更加「輕可多賺」


因此,交工絕不僅是「農忙期間的救急互助」,而是透過變革人與人關係,減去耕作過程中各種負擔、免除各種隱性成本(例如準備種苗、曝曬粗加工等)的農業發展新出路。當小農們組織交工團,告別單打獨鬥、建立互助共利關係,不但能讓過去的疲累重擔煙消雲散,更能進一步相互交流各種農事技術知識、共同規劃、調度資源,共營更加「輕可多賺」的未來。


為何唯有村里長方能帶頭落實防疫?(中)

#社區需求如何解決? #社區大有為 為何唯有村里長方能帶頭落實防疫?(中) 文/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原子化之防疫行動,必仍到處都是防疫破口! 本文《上篇》(超連結)裡提到,唯有村里長才具備足夠的威望、公信力、影像力,方能帶領整個社區總動員,最大程度使人人深刻認識共同參與登革熱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