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2日 星期一

少壯時做啥去?老大才來學識字!——龍潭村識字班札記(三)

#阮老師的龍潭觀察筆記
#龍潭村識字班札記


執子之手 與子共好
-龍潭村識字班札記(三)

文/阮桃園(東海大學退休教師)

少壯時做啥去?

老大才來學識字!

時間:六月二日上午9:50~10:50
地點:活動中心
教師:杜憶如
出席人數:8人,平均年齡70


「老書啊,今天要學甚麼字?」

「等下再告訴你們。」

老師先說一個消息:6月7號開始不用戴口罩了。

「嗯~」

村民普遍是看電視長知識,早知道了。


然後

「誰知道今天農曆幾號?」

「嗯?」廚房志工說出答案

「哦,那麼快要進入農曆五月,天氣會怎樣呢?」


於是寫下:

《今 天 真 熱》


常唱歌故認字多的黃烏藤,教同學認這幾個字,還要求老師再多寫最想認的字:要吹冷氣。


練字開始


人生七十學漢字,不認ㄅㄆㄇ,不從筆畫順序開始,直接把生活用詞彙當做畫圖練,

黃泉,其實輕微失智,但他努力練習寫名字,跟上課要寫的字,還說:「老師,感謝哦,我送你一串自己種的香蕉,很好吃!要不要?」


下課前的作業聯展

柯金釵同學,不久前才跌了一跤,因為糖尿病,復原慢,元氣剛恢復就來了。

才剛學完名字的丁金桃(村長母),進步快所以老師多教6個字:端午節,包粽子。


志工覺金玉,負責摘洗菜完之後來上課,她說:就是不會才要學呀!

她克服了「真 熱」二字,YA!

超愛練字的黃烏藤,老師只要求寫四個字,自己一直加碼,寫這幅:回鄉的我、且坐奉茶。茶字少二撇。「是哦,但是『奉』這字一定對,因為你看,三個人騎一隻鈎角牛,錯不了。」


陳樹蘭,最後才來,汗水把作業簿都弄濕了,但還是認真地戴上眼鏡寫出來。


志工黃文教,為了顧好中午共餐的大飯鍋別把飯煮焦,上課「遲到又早退」,反而更凸顯學習的熱忱。

你們少年時幹嘛去了?看著那雙手,與很少穿皮鞋的腳,黃烏藤的手指被西瓜刀砍掉一截,其他跛腳的,傴僂的全都是農事騎機車出車禍被撞出來的。猜猜看,他們都是怎麼燃燒掉青春華年的?「叫我瓜王! 我種的西瓜下港有夠出名。」但是出過四次車禍,最後那一次就讓他不能再做粗活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咱如何作伙追思社區已故長者?

  #雲林縣東勢鄉龍潭村 #邁向社區民主自治共同體 #作伙運動 咱如何作伙追思社區已故長者? 圖文/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日前,我們咱敬愛的一位龍潭村長者享頤壽過世,我們為了懷念他、向他學習,好好地感念他,作伙辦了一場追思會,希望能透過這個追思會回顧咱社區長輩的一生,並總結出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