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30日 星期一

【廣播】揭開溫室農民的高收入神話

 #姊妹電台FM105.7 姊妹新幹線 每週五上午7:00-8:00 

#農民心聲


揭開溫室農民的高收入神話

📻FM105.7姊妹電台節目  線上收聽

👥來賓:郭喜、陳昭旻(古坑鄉麻園村農民)

👩🏻主持人:吳松霖(小衛)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些新聞標題:「科技新貴種番茄年薪也百萬」、「放棄百萬年薪返鄉青年務農5年後年收逾百萬」,但現實上真能如此夢幻嗎?


返鄉務農11年的陳昭旻,年輕時認為只有在都市打拼才有鬥志,打心底抗拒留鄉發展,後來為了照顧生病的父親,返鄉到六輕工作15年,好不容易累積年資、擁有人人羨慕的穩定收入,又因父親過世、擔心母親獨居,在母親的一再反對下,仍決定辭職回家務農,並陸續投入大筆資金搭建溫室,種植小番茄、小黃瓜以及曾被視為黑金產業的香莢蘭;現在,他還計畫要在溫室裡搞循環經濟!究竟溫室農民在扣除各項成本後,真能坐擁百萬年薪嗎?本集節目非常精彩,敬請收聽!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7K1TVJ4jox2p-gN6XtTCXHSVwAPF_9H5&si=WPv7Knq8xLvqVyMM


※您可利用本會Youtube頻道,聆聽更多在地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wL49KmaH2ecJHX-Rf-ZBqQ/videos


2023年10月24日 星期二

【廣播】打拼的精神永流傳,相幫伴的情誼永留戀

 #姊妹電台FM105.7 姊妹新幹線 每週五上午7:00-8:00 

#農民心聲


打拼的精神永流傳,相幫伴的情誼永留戀


📻FM105.7 姊妹電台節目線上收聽

👥來賓:林女仍(阿蓉,古坑麻園村民)

👩🏻主持人:吳松霖(小衛)


在古坑鄉有一個庄頭非常團結,好幾次,若有人的親人在外地發生事故,全庄的人甚至會自費包兩台遊覽車作伙去關心,還有人專程從宜蘭回來作伙坐車,為什麼?


從小在麻園村長大的阿蓉向大家解釋,原來過去大小項代誌都是全庄互相幫伴,接受大家來幫忙的主家,晚上就會煮飯請大家吃,擔心有人會拍謝來吃,囝仔就要去厝邊等大人洗好身體,再請伊過來吃飯,這是時常攏在發生的代誌。


另外,阿蓉不只很會講故事,還會用閩南語來創作詩詞,聽伊講話就親像在唱歌,非常趣味!咱來聽一首《割稻仔飯》:稻仔小欉時,黃仔青青青,害我眼睛不敢眨;稻仔大欉時,親像棋盤整整齊齊,可比棋盤在講話;日雲照在稻仔園,千江游水千江月,向北弄南的火車玲瓏叫,在唱離別的月台票;稻仔擱卡大欉時,稻穗頭纍纍,親像在行禮,鄉親你甘吃飽沒?本集故事非常精彩,敬請收聽!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7K1TVJ4jox0iWtAD45G4QFNUeEG5WfKI&si=ernneEPIoqGlCkCl


※您可利用本會Youtube頻道,聆聽更多在地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wL49KmaH2ecJHX-Rf-ZBqQ/videos


2023年10月17日 星期二

原子化小農之關係必相互技術藏私與否定

#原子化小農vs共有共營合作社


原子化小農之關係必相互技術藏私與否定

文/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我們在田間訪談過程中,經常觀察到,農民會去探訪別人的農田,並且不自覺與其他農民攀比,每每探訪完別人的農田,都會私下表示:「別人的農作也沒種得多好,若真的有種得比較好,那也只是運氣好,下次就換我種得比較好了。」


商品化,把農民從緊密互助合作變為相互競爭

然而,小農間之競爭關係是與生俱來的嗎?難道農民是出於自私所以技術藏私嗎?當然不是!而是商品化之必然,不管是農業技術上的藏私,還是在農產商品銷售上的競爭,兩者都必須競爭,一如一般的職場,同事間必定為了謀取有限的職缺/更好的職位、薪水、生活條件,而不得不競爭;一如我們從小就經驗到的升學主義,必定使得學生們不得不相互競爭、在學業知識上藏私。


據我們訪談到的農民們所分享:僅在五十年前,農村共同體尚未完全解離,人與人之間還是保有緊密互助關係,在農業生產上,從播種、除草、收割,皆是眾人一起完成,每個農戶間都互相幫伴、相互分享、不技術藏私、不競爭。


但隨著整個社會的商品化原子化程度日益遽增,人與人間之緊密關係不再,原本農民們以互助一起完成的農活,轉變為各自購買勞動力來完成,當勞動力需以貨幣購買時,原子化小農就必然為了貨幣收入,相互爭奪市場,原子化小農必然因此轉為競爭關係,技術藏私與相互否定才日益明顯。


唯「共有共營合作社」始能讓農民不相互否定、技術藏私

若原子化小農組織起來,發展共有共營(無田埂)農業生產合作社,集體耕作、集體經營,共享所創造之巨大利益,如此一來,農民間就不需在農產商品銷售上競爭,當然也就不需在技術上藏私,且集眾人之力實踐出更科學、更能提高產量與品質之農業技術,此時,農民逐漸確信共利始能自利,逐步擺脫各自單打獨鬥所需承受之勞苦與風險。


(待續)

2023年10月1日 星期日

【廣播】一個嚮往幫伴精神的返鄉青農

 #姊妹電台FM105.7 姊妹新幹線 每週五上午7:00-8:00 

#農民心聲


一個嚮往幫伴精神的返鄉青農


📻姊妹電台FM105.7 姊妹新幹線節目線上收聽

📎中秋系列專題品嚐文旦農的酸甜苦辣

📎主題:一個嚮往幫伴精神的返鄉青農

👩🏻主持人:吳松霖(小衛)

👥來賓:吳南頤(古坑鄉麻園村農民)


今年38歲的吳南頤,已經一邊正職工作、一邊務農15年了,這十幾年來,他只能利用每天清晨、傍晚及假日時間,比別人更加辛苦、也要額外用心地照顧自家果園「頤丁園」,這還是母親一邊獨力撫養三個孩子、一邊努力存錢,好不容易才買來的小小農地。


每年文旦採收期皆正逢雨季,偏偏文旦採收最怕下雨,而今年還接連來了好幾個颱風,個個路線詭異、難以預測,每個文旦農無不拼了老命、加緊採收,就只為了和老天爺搶作物!這時,農民間各種互助故事也悄悄上演。而嚮往互助合作、幫伴精神的吳南頤,看見鄰田有難的他,又默默做了什麼事呢?本集節目非常精彩,敬請收聽!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7K1TVJ4jox3f4Icc-1I1-em2ihKC55nK&si=xQ6k9lZV9TXwTPHQ


※您可利用本會Youtube頻道,聆聽更多在地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wL49KmaH2ecJHX-Rf-ZBqQ/videos


為何唯有村里長方能帶頭落實防疫?(中)

#社區需求如何解決? #社區大有為 為何唯有村里長方能帶頭落實防疫?(中) 文/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原子化之防疫行動,必仍到處都是防疫破口! 本文《上篇》(超連結)裡提到,唯有村里長才具備足夠的威望、公信力、影像力,方能帶領整個社區總動員,最大程度使人人深刻認識共同參與登革熱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