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9日 星期二

防疫破口,怎麼除?

 #社區需求如何解決?  #參與式預算


防疫破口,怎麼除? 



承前文(防疫破口,怎麼來?)所述,各種形式不一的「防疫破口」,其實都根源於人民普遍長期處於自我中心之原子化(Disintegration of the society)狀態,那麼,消除防疫破口的對治之道,就是打破原子化狀態,透過社區民主自治共同體(Community)來杜絕防疫破口繼續「變種增殖」。


在原子化狀態下,由於人人長期慣於以「獨力、獨用、獨責、獨擔、獨受」之態度來處理生活中遭遇的各種問題、看待各種資訊,即便居住在同一個社區,彼此之間也幾乎不會針對公共事務相關資訊特意進行討論或交流。因而當疫情爆發時,人人必然按照既有的原子化狀態,各自接收理解疫情相關資訊,導致防疫資訊接收不一、理解程度不一、重視程度不一,進而使日常生活中的防疫行動也各自不一,於是即產生各種防疫破口。


相對地,社區民主自治共同體則在平時就由社區居民常態性地民主討論如何協力自治社區公共事務,並且不斷擴大參與人數,使得生活中所遭遇的各種需求或困境,都能透過社區居民間的民主討論來凝聚共識,形成可行解方並共同落實執行。因此,當疫情爆發時,平時不斷民主討論、頻繁協力所累積下來的基礎,就能迅速讓每一戶居民對防疫資訊的接收、理解、重視程度都民主地統一起來,進而使家家戶戶的防疫行動也能夠同心一致、發揮各種填補防堵防疫破口的效果。


首先,社區居民因為平時就針對社區公共事務建立了民主討論與分工的經驗基礎,因此防疫物資與生活用品的採買,以及相應的防疫保護措施,就可以在此基礎之上迅速分工獲得解決,大幅減少居民們各自出門採買造成的無謂群聚。此外,更能夠在疫情初發生甚至尚未發生時,就通過日常民主討論預先規劃因地制宜的各種應變措施,達成真正意義上的超前部署。


再者,由於社區民主自治共同體平時就使居民養成互信互助的關係,在疫情逐漸升溫的過程中,透過居民相互提醒落實戴口罩等防疫措施、透過日常討論(包含社區共同體內的網路社群討論)來傳播防疫相關資訊、針對錯假資訊勘誤並釋疑,也能讓社區居民們對防疫資訊的接收與理解更加充分且樂意共同落實。


同時,也因為在社區民主自治共同體內,居民之間平時就因共議共決社區公共事務而產生頻繁且正向的人際互動,加上採購等基本需求能透過共同體協力滿足,因此即便疫情升溫至三級警戒,人與人之間仍然能夠透過各種非群聚的方式保持互動交流、相互支持,也就大幅降低了許多人「在家待不住、出門訪友透透氣」的心理需求,進而再次降低許多非必要的移動與群聚。而在長期「共議共決、互信互助」的基礎之上,即便社區內部出現疑似感染者甚至確診者,也能夠按照平時已討論形成共識的機制來進行適當處置,社區居民不致恐慌失措、相互猜疑忌懼,居民之間更無須以「防疫道德」的視角來看待他人言行而徒增矛盾。


此外不能不提,當前疫情之所以傳播迅速,也與我們如今習以為常的「商品化生活」帶來的高頻率移動、高密度間接接觸脫不了關係。台灣在幾十年前的農村共同體時代,當時由於農業生產必須以共力勞動為基礎、生活上也保持頻繁互助,也就使許多日常生活中面臨的問題或需求及時獲得解決、不必寄希望於購買商品。但隨著農村共同體瓦解、人口流向都市成為受雇者、透過購買商品來讓自己「過得更好」,人們即便住在同一個社區範圍內,也不再能透過日常交流與互助來滿足各種需求、解決生活環境中的共同問題。而當我們逐步重建社區民主自治共同體,社區居民的許多需求也不再需要透過購買商品就能獲得滿足獲解決,等於是從根本上阻絕了防疫破口的產生。


總而言之,比起「各自為政地躲在家裡卻又不得不出門購買各種商品、同時對眼前所見的任何人都心懷恐懼」,透過社區民主自治共同體重建「民主統一的疫情防線」其實才是真正固若金湯的優越防疫系統。


延伸閱讀:

防疫破口,怎麼來?


2021年6月25日 星期五

防疫破口,怎麼來?

 #社區需求如何解決?  #參與式預算


防疫破口,怎麼來? 


文/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自從五月中旬台灣疫情升溫以來,在新聞媒體、網路社群等資訊傳播管道中,除了不斷收到各種疫情數據與防疫政策等資訊,也不時能看到各種關於「防疫破口」的報導或見聞交流:有人隱瞞或謊報自己染疫後的活動足跡、有人為了搶購食物或日用品而在各種商場形成群聚、有人外出時未將口罩戴好、有人嫌麻煩而不願配合實聯制、有人仍然四處找朋友喝酒打牌、也有人在疫情中依然返鄉探親而釀成家庭群聚傳染。這些現象,與過去一年來政府多次表示自豪的「超前部署」似乎發生在不同的平行時空。


按理說,去年以來,經過一年多的報導與傳播,「新冠肺炎」在國內早已無人不知,而疫情自五月中旬起不斷升溫再加上全國三級警戒,政府與媒體不斷強力宣導、許多人也透過網路社群積極轉傳相關資訊,更讓疫情造成的危害屢屢成為熱門話題,那麼,為什麼還會出現這些防疫破口?其實,不外乎兩大原因所交織:


一、對疫情相關資訊認識不足或有誤,包括:病毒傳染途徑、感染症狀與健康風險、居家日常防疫措施、當家人或自身疑似染疫時如何對待處置、……等,或因資訊大量而紛繁、或因資訊內容混雜有誤內容,導致許多人對疫情相關資訊的接收與理解確實不足。


二、對於病毒傳播、自身與身邊親友的染疫風險心存僥倖,認為「疫情離我還很遠」、「沒那麼倒楣/沒那麼容易感染」因而輕忽疫情相關資訊、無法落實已知的防疫措施,甚至有人因黨派立場不同而對日常防疫措施心存抗拒。


再往前追溯,人們之所以會因為「認識不足」與「心存僥倖」兩者交織而在生活中、在日常居住的社區範圍內形成各種防疫破口,無非是來自於普遍長期處於原子化(Disintegration of the society)之狀態——由於平時慣於各過各的生活、在各自生活中所面臨的各種需求或困境,皆以「獨力、獨用、獨責、獨擔、獨受」的態度和做法來應對處置。在這樣的原子化狀態下,社區居民們幾乎不曾聚集民主討論「如何解決共同面臨的問題或公共需求」。所以,即便居住在同一個社區,彼此的交流互動往往也僅止於見面寒暄,因而也就無從揣想自身行為可能對他人造成的影響。當疫情來襲時,平時習以為常的「不知道自己的個人行為會對別人造成什麼影響」就形成了我們所見到的各種防疫破口。


另一方面,也由於人民長期處於原子化狀態,當疫情不斷升溫,只能將防堵防疫破口的希望寄託於政府。然而承前所述,在原子化狀態下,當病毒進入社區且開始造成社區感染後,各種防疫破口的增長速度更甚於病毒變種速度,但政府能夠有效指揮應變的人力物力卻終究有限,遠遠追趕不上防疫破口的增長,也無力將各種防疫新措施立即貫徹落實到每一社區每家每戶,如此一來,等到政府的防疫決策單位察覺到新的防疫破口並作出反應,則必然為時已晚、難以防堵。


「防疫破口」的樣貌變化多端,但根源總不脫「原子化」。如何杜絕防疫破口繼續「變種增殖」?治本之道,在於重建另一種截然不同於原子化的人與人關係——社區民主自治共同體。


2021年6月21日 星期一

實踐群策群力之農村綠美化,重建人與環境關係

 #農村綠美化


實踐群策群力之農村綠美化 

重建人與環境關係


文/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在農村,老一輩的長者總喜歡感嘆:「我們小時候,有好多好多可以親近自然、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活動:灌蟋蟀、堆沙子、水鴛鴦炸土……,也會和鄰居的孩子們在社區裡到處追逐、跑跳、遊戲,穿梭在巷弄之間,對社區週邊環境非常熟悉。」但這樣的景象在現在可說是幾乎看不到了,與以前的生活相比,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與社區自然環境之間,可說是幾無互動或鮮少互動,怎麼說呢?


相較於過去,我們已不如過去那樣於社區的自然環境間駐足、停留、活動,以至於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往往只成為我們出家門到目的地之間,不得不經過、常常只是匆匆一瞥的「背景」。尤其是小朋友們,因為沒有可以安全聚集玩耍的場域,幾乎只能鎮日關在家中,漸漸地,與社區自然環境的關係極為疏離,對社區自然環境視若無睹。」


現在人們與社區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會如此疏離,並不是因為我們不想親近環境,那些過去已不復見的農村兒時情趣,事實上是伴隨著農村共同體的解離而逐漸消失,如同「鄰里間相互協助」、「彼此噓寒問暖」、「常態化的農業交工」等等,這些老一輩再熟悉不過的事情,當初也正是建立在社區裡人們彼此互信互賴、相互依存的基礎之上。


我們如何能夠重新連結人們與社區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呢?如何讓社區自然環境不再只是背景,而能夠像過去一樣,人人都想於社區自然環境間駐足、活動,甚至進一步共同打造一個更舒適美麗的社區自然環境呢?


當社區因實踐參與式預算而漸漸凝聚,此時,社區居民朝著共治的方向前進,也漸漸能體現「群策群力、齊心協力」改造社區的自然環境,讓環境從荒蕪一片、垃圾滿佈,到煥然一新、欣欣向榮。此時,我們自然擺脫了將社區自然環境視為「背景」、像是「視若無睹」的存在,相反的,我們開始一起共享共同改造後的美麗社區,擺脫過去因無處可去而常常沈溺於電視、手機、電玩的生活,開始相互結伴於社區各處營造之綠美化空間,於綠美化空間散步、活動、運動、交流社區大小事,甚至,共同規劃社區藍圖!


當人們越來越凝聚,人們平時於社區綠美化空間活動、散步時,甚至還會進一步思考著社區還有哪裡可以綠美化?既有的綠美化是否還有進步空間?可以綠美化成什麼樣子?出遊時,也會處處參考其他社區的綠美化成果,日常生活中,共同累積、醞釀想法,並相互拋出構想與鄰居討論。因為人人感受到於社區綠美化空間駐足、活動之愉悅,人人對討論社區綠美化的動力越來越高,邀請全村的居民彼此交流、集思廣益如何治理社區之綠美化,此時,不僅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拉近,整個社區變得更團結一心,也重建了人與環境的關係!




延伸閱讀:

集思廣益,咱作夥改變東潭!

居民踴躍出席、凝聚共識促使縣府安排會勘

協力施作 共同解決咱交通困擾

齊心修剪 呼咱庄頭越來越「水」


2021年6月15日 星期二

報導:齊心修剪 呼咱庄頭越來越「水」

 #報導

集思廣益,咱作夥改變東潭!(四)

齊心修剪 呼咱庄頭越來越「水」

接續著上午的油漆施作,大家忙完後緊接著一同前往忠孝路19號前的大榕樹,準備拜樹神,開始修剪榕樹,以免榕樹擋到路燈與電線、減少蚊蟲、方便大型車輛經過出入,開始祭拜樹神時,告知榕樹我們要開始修剪與修剪原因,也請祂保佑大家施工平安。

祭拜完後,大家便按照此前的決議開始修剪,大家齊心協力,年輕的文誠大哥與智勇大哥爬上梯子,爬高修剪較粗的枝幹,之前在會議上主動提出:「自己無法爬上梯子修剪,但我可以清除修剪下來的樹枝、掃除落葉」的蔡金玉阿姨,與照顧許𨯙的移工阿芳則一起折斷較矮的枝條,使得用路人與會在樹下乘涼聊天的人不會撞到。

後來,榮吉鄰長農忙完也趕到現場關心,提出許多合適的修剪建議;家軒在會議時也針對修剪後榕樹的空間提出建議,她建議之後能在修剪過後的榕樹下,種植好種、好顧的日日春,讓平常在樹下活動的人、路人、居民可以欣賞,許𨯙鄰長聽到後笑得合不攏嘴。

最後,大家一同把鋸下來的樹枝、樹幹集中清掃乾淨後,便一同吃著國秀阿姨準備的仙草、西瓜。5/16的修剪與油漆十分圓滿、成功,雖然辛苦,但大家臉上都洋溢著滿意的笑容,相信經過一整天的工作,大家都能有個好夢!透過群策群力的討論與綠美化施作,讓社區一步一步往前走,同時也解決「路標不明」這個長期困擾著居民的問題,未來或許可以延續這樣的日常民主討論模式,與共力協作的精神來解決更多龍潭村的問題!

移工也自發幫忙修樹

相關影音:

東潭居民參與修剪榕樹工作-1

東潭居民參與修剪榕樹工作-2


2021年6月13日 星期日

光靠政府治理也無解的老化危機,為何參與式預算能?(下)

 #摘錄自《2020年龍潭村參與式預算實踐手冊》


光靠政府治理也無解的老化危機,

為何參與式預算能?(下)


文/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十二、成立共餐自治委員會,推動持恆穩定的制度化運作


此外,為了使龍潭村共餐能夠朝向村民群策群力、民主自治的方向發展,避免落入依賴頭人及少數志工提供單向服務,因此,緊接著共餐正式上路,這群由阿公阿嬤們組成的共餐志工,也轉型成立「龍潭村共餐自治委員會」,固定兩週開會一次,除了討論如何建立持恆穩定的制度化運作,也討論村裡的大小公共事務,這13個月來風雨無阻。


十三、延續2019年之基礎,2020年持續實踐參與式預算


由於敝協會所主張之參與式算路線,根本目的是為了重建社區民主自治共同體,因此,我們並不會因為一輪的參與式預算順利落幕,而以為任務結束,反而,還要延續初步民主凝聚之基礎,持續實踐參與式預算。


在2020年的實踐過程中,村民們一起落實了更多的民主討論與會議決議,這些將在這本小手冊後面文章裡一一說明。


十四、為何龍潭村在短短一年半載內能有如此改變?


看到這裡,大家是否納悶:龍潭村過去數十年來不曾如此熱鬧,為何在這短短一年半載內就能有如此改變?


我們認為,誠如本文開頭所述,高齡化社會治理有兩種路線:其一,是一切仰賴政府治理,並依靠少數人來提供單向服務,結果,就是人人維持原子化,單打獨鬥,個別承擔一切社會矛盾,只能成為一切政府治理之「被動受體」,從而,也禁錮了人人參與公共治理的無窮潛能!


另一,則是不斷地打破原子化,以「不大於一個村/里」的社區為範圍,將已逐漸原子化之居民重新民主凝聚起來,重建為人人相依共存,群策群力,以滿足社區各種公共需求,解決社區各種矛盾,發展各種社區公共服務與公共事業,追求共享、共利、共好、共善之社區民主自治共同體COMMUNITY。


而龍潭村的實踐經驗,就是試圖以「社區參與式預算」做為全新動力,解放人人參與公共治理的無限潛能。


然而,有人又問:要推動社區民主凝聚、培力人人公共參與,需要漫長經營,光是要讓一個小小的龍潭村跨出第一步,就如此不易了,而當前人口老化飛速,全雲林還有四百多個社區,咱的政府和縣民能等得來嗎?


十五、兩種治老路線之投資報酬率比一比 -- 以社區共餐為例


首先,我們就以社區共餐為例,來看既有的政策路線--「一切仰賴政府治理」並依靠少數人提供單向服務,多年以來的投資報酬率表現如何?


雲林縣政府自民國104年推動長青食堂共餐政策以來,截至109年9月底縣府公佈統計,在全縣登記總共435個社區裡,已接受政府補助開辦長青食堂的社區共124個,換算下來,五年的開辦比例只達28.5%,其中,部分社區只能每週供應三餐。


這意味著,雖然縣內各社區普遍老化問題嚴重,都迫切需要公共食堂,而且即使政府提供頗為充足的經費補助(人事費、餐費、交通費及設備費等),等著各社區來申請,但是,對各社區而言,真正困難之處仍在於如何把原子化居民凝聚起來。


相較之下,龍潭村透過實踐參與式預算,第一輪僅歷時七個月,初步帶動社區民主凝聚,就足以讓居民開始群策群力,在尚未申請政府補助的情況下,全靠村民自己繳費、捐款並擔任志工與義務廚工,每週五餐,至今已辦滿13個月,而且,每個月都有萬元不等的村民自主捐款,持續不斷。


此外,有別於普遍長青食堂大多仰賴社區頭人及少數志工提供單向服務,且參與共餐者也往往仍然各吃各的;龍潭村則試圖追求村民的民主自治,由村民擔任共餐自治委員,固定隔週開會一次,13個月來不曾間斷、風雨無阻,並經常善用共餐前、後進行民主討論。這些改變,是「一切依賴政府治理」所能實現的嗎?


十六、兩種治老路線之投資報酬率比一比 -- 以環境清潔為例


再者,我們再以社區環境清潔為例,來比較兩種路線的投資報酬率。


眾所皆知,目前縣內倘若有社區能夠成立環保志工隊,已屬非常難得,如果還要定期運作,則是難上加難!況且,各社區志工隊大多仰賴社區頭人的不懈帶領,才能勉強組織一小群志工,進行「犧牲奉獻式」的單向服務,也因受限於有限的人力,導致能提供服務的範圍與頻率必然有限。


然而相較之下,龍潭村透過實踐參與式預算,第一輪僅歷時七個月,藉由社區會議反覆民主討論,凝聚居民共識,因此,在不到兩年內,已經發動五次全村總動員大掃除,每次還區分三大部落,逐一進行全面且徹底的打掃,即便是老老少少與身心障礙者皆積極參與群策群力。這些改變,是「一切依賴政府治理」所能實現的嗎?


總的來說,龍潭村第一輪參與式預算,向教育部爭取總計10萬元實施經費,歷時七個月,雖然只有跨出小小的一步,但初步民主凝聚之成效,卻已為社區帶來如此驚艷的改變。我們不禁反問,提供每個社區十萬與七個月的一個改變機會,很困難嗎?不划算嗎?


十七、一切依賴頭人的社造模式有何必然困境?


很多人也問:龍潭村參與式預算,和台灣常見社區營造的做法有何不同?


平心而論,我們之所以能夠看到社區營造在台灣遍地開花,除了政府政策的支持外,最主要仍依靠各地社區頭人一肩扛起大小工作,不畏艱難地不懈努力,才能有此成果,他們都是各社區裡非常難得的人才。


然而,誠如本文前面所述,這種凡事需由頭人親力親為的模式,仍然屬於「一切依賴政府治理」並由少數人提供單向服務之治理路線,必然維持人人原子化,禁錮人人參與公共治理的無限潛能,實在非常可惜!


此外,這種治理模式,通常是由社區頭人(大多為村里長或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總幹事)向政府爭取有限的經費補助,再由頭人動員出來的少數志工(大多是頭人的家人與親友)為社區提供「犧牲奉獻式」的單向服務。


雖然在這個模式下,往往只需極少數人就能決策(通常是一人決策),無須召集村民進行民主討論,貌似快速且單純;然而,其餘99%的居民,卻因此必然對社區公共事務始,終保持「不知情、不參與、不在乎」且視之為理所當然的狀態,進而也必然「不滿意」,而使得社區頭人及少數志工,無論再怎麼「做到流汗」,也永遠會被其他居民「嫌到流涎」;此外,也因為缺乏民主討論機制來解決各種矛盾,必然使得各種公共服務動輒中輟或人去政息。


十八、如何突破當前社造困境?


相較之下,龍潭村參與式預算,則試圖突破上述困境:打破人人原子化,不再仰賴少數人專斷決策,取而代之的是,透過反覆挨家逐戶訪談及聚集民主討論,盡可能培力每位居民,針對大小社區公共事務共議、共智、共學、共力、共治並共享成果。


雖然,如此做法看起來確實辛苦且不容易,但是長遠來看,人人維持原子化則必然只能單打獨鬥、獨自承擔一切社會矛盾,這其實才是真正的辛苦,且人人只能任由各種矛盾不斷繁衍、加劇,卻仍束手無策。


相反地,倘若能以「社區參與式預算」作為全新動力,不斷將社區居民重新民主凝聚起來,民主,不再只是兩年一次之投票,而被日常化,民主討論社區一切公共事務,並分工合作,構成居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之一部份,也融為居民之間日常關係不可或缺之一部份,是以,其必空前地,將社區之人力、智力、物力、財力、資源力組織起來,善用於解決代議體制所不能解決卻日益緊迫之危機,在鄉村,則以人口外移有增無減、長照重負如桎梏、長者原子化孤老為最。


現在,雖然龍潭村才剛跨出小小的一步,也始終要不斷面斷各種矛盾與挑戰,但是,我們期盼,這一鄉村之實驗性民主,對治“原子化人民主”之缺陷,煥發鄉村之生機、活力、朝氣,引青年人口回流,培力(EMPOWER) 長者從「養老意識」之自我框限解放潛能,共同實踐「公民不退休」運動!



延伸閱讀:

《2020年龍潭村參與式預算實踐手冊》

影片:參與式預算帶來哪些改變?——以東勢鄉龍潭村為例

2021年6月7日 星期一

協力施作 共同解決咱交通困擾--集思廣益,咱作夥改變東潭!(三)

 #活動報導

集思廣益,咱作夥改變東潭!(三)

協力施作 共同解決咱交通困擾

由於前兩次東潭居民踴躍出席綠美化會議,加上因居民有民主凝聚起來,引起縣府重視人民需求而前來會勘,居民的參與得到反餽、有成果,因此,居民也越來越有信心!

因居民越來越有信心,關於東潭會議的兩項決議如何施作?居民們在有效率地民主討論下順利達成共識,為了執行共識,5/14傍晚,在東潭綠美化會議上認領、負責採買油漆的智勇大哥很熱心積極地早早就將油漆買好;兩天後,5/16,居民也踴躍出席綠美化的施作,一早,目前就讀龍潭國小四年級的家軒第一個到場,準備將忠孝路二巷的水泥護欄漆上路名。

之後陸陸續續也有幾位村民到場,包含此前在會議上「主動表示在能力範圍內願意跟大家一起出力」的曹毓源大哥,與只要有空都會積極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的王智勇大哥、住在西潭和平路的許金順大哥都一起參與油漆的工作;住在後厝的黃珠大哥、目前住在東勢厝但時常回來龍潭村活動的阿嬌阿姨、住在東潭的龍田大哥也因路過看到大家在漆油漆,停下來關心。

在大家作伙參與之下,忠孝路二巷路口彩繪出很醒目的標示!居民看到標示後,紛紛表示「油漆後的路口路名十分醒目,以後不管是居民、旅外子弟返鄉、一般用路人認路都方便許多,避免急停急煞,增加行車安全,真是太讚了!」

最後油漆完路名的成果

下一篇我們會談到下午關於忠孝路底的榕樹修剪過程,請大家敬請期待.......

 

相關影音:

東潭居民參與油漆路名-1

東潭居民參與油漆路名-2


2021年6月3日 星期四

光靠政府治理也無解的老化危機,為何參與式預算能?(中)

 #摘錄自《2020年龍潭村參與式預算實踐手冊》


光靠政府治理也無解的老化危機,

為何參與式預算能?(中)


文/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六、實踐參與式預算以前的龍潭村


龍潭村人口外流、老化嚴重,常住人口僅剩兩百餘戶,過去幾次發生獨居老人往生多時卻沒人發現的悲劇,曾有旅外子弟要捐錢給社區辦理共餐卻辦不起來。問題並非沒有資源,而是村民早已各過各的、互相疏遠,社區會議難以召開,更找不到志工。


此外,原子化社會下,人人普遍認為環境清潔是公所和村里長的責任,因此,以前龍潭村環境髒亂、雜草叢生,但普遍村民也都認為不會有人願意參與社區大掃除。


七、龍潭村參與式預算,首重落實知情率100%


2019年初,由虎尾溪社區大學向教育部「學習型城市計畫」爭取經費,再與龍潭村長、龍潭社區發展協會及敝協會等多方合作下,正式上路。


由於台灣人普遍對於參與式預算極為陌生,2019年3月起,為了確保龍潭村的每位居民都能理解何謂參與式預算及其好處,村長和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親上電台節目進行宣傳,村長還親自帶領敝協會蹲點工作者,展開全村挨家逐戶的宣傳與解說,以落實知情率100%。


接著,村長選定清明返鄉人潮高峰的4月5日晚上召開說明會,並喊出口號:「參與式預算就是村民一起當村長。」同時宣布總計10萬元實施經費之用途,須由所有村民共同作主,當晚出席人數近百人,為計畫啟動帶來了誓師與團結之效果。


八、反覆挨家逐戶訪談與聚集民主討論,推動民主凝聚的辯證循環


而後,我們在村長帶領下反覆進行挨家逐戶訪談,盡可能培力每位居民思考社區公共需求,以激發其參與動力;也為了最大程度使每位居民參與聚集民主討論,我們輪流到龍潭村的三大聚落--東潭、中潭、西潭召開社區會議,引導居民討論:什麼是當前最重要、急迫而且符合多數人利益的社區公共需求?力求讓「每一位」與會者都能充分發言,以凝聚真正的民主共識。


於此過程中,社區居民因為「民主討論」,才開始相互同理、意見交融、匯聚智慧、相互培力,進而相互「凝聚」;此外,也隨著居民之間越來越熟識與凝聚,才能進行更深、更廣、更高頻率的「民主討論」,進而帶動更多的「凝聚」,使「民主」與「凝聚」不斷辯證循環發展。


九、居民從「各過各的」轉為開始「群策群力」,發動全村大掃除,並試辦四次社區共餐


歷經五個月的反覆民主討論後,原本村民普遍將環境清潔視為公所與村長的責任,也不相信大家會願意出來大掃除,後來,卻在社區會議上達成共識,三大部落分頭進行,發動全村總動員大掃除,而居民們的參與也意外踴躍,體驗了數十年來頭一次。


也因為社區會議的民主凝聚,居民們決定將剩餘的實施經費全部用來試辦四次社區共餐與樂齡活動,龍潭村因此凝聚出了第一批志工班底,總共召開五場志工會議,群策群力實現上述決議,並讓每一場共餐活動的參與人數都超過上百人,再度讓整個村子頓時變得熱鬧滾滾!


十、舉辦居民成果共享會,再次推進民主凝聚


龍潭村居民們在歷經七個月的參與式預算實踐後,紛紛信心大增,一起在2019年11月3日舉辦以居民做為主體的「成果共享會」,大家繼續民主討論:「A.你是否感受龍潭村有哪些改變?B.你覺得為何發生改變?C.未來還要如何繼續改變?」不少居民表示:「感覺整個村庄好像活了起來。」與會者紛表同感,也因為共享會盡量鼓勵居民成為發言主體,再次推進了龍潭村的民主凝聚。


十一、居民積極超乎預期,主動要求開會、自辦社區共餐


照理來說,共享會也為「第一輪龍潭村參與式預算」劃上句點,但村民們卻仍持續發生令人難以置信的改變。


正值敝協會蹲點工作者準備進行年度反省總結之際,卻忽然收到開會通知。原來村民們不斷私下討論:「打鐵要趁熱,大家是否應該緊接著四次試辦共餐大成功,讓社區共餐正式上路?」因此,就在共享會後隔兩週,11月15日(五)上午,村民們要求村長召開會議並討論是否由村民自辦共餐。


聞訊後,我們趕赴會議去踩煞車,擔心在毫無經費且尚無充足且穩定的志工人數下,如此倉促上路恐將「呷緊弄破碗」。然而,會議現場村民們提出三種共餐頻率:每週一餐、每週三餐、每週五餐,即便我們一直勸大家要慢慢來,當場舉手投票,幾乎所有人仍支持了每週五餐(週一~週五的午餐)的方案,另外,共餐何時開始?大家竟然當場決定要在11月18日(一)就要開始,也就是會議後只隔兩天。


但是,令我們不敢置信的是,在這短短兩天內,共餐報名人數就將近70人,65歲以上需月繳600元,65歲以下需月繳1200元,此外,因為尚無政府補助,光靠報名費仍然不夠,因此,還需村民自主捐款,而兩天內的捐款總額,竟然將近八萬元。


於是,龍潭村社區共餐就在村長帶領下,由村民自己繳費、捐款、擔任志工與義務廚工,並由青風龍壇提供場地,在仍無任何政府補助的情況下,持續辦理已屆滿13個月,村民們透過初步的民主自治,大幅改善村內因老化、獨居而產生的各種矛盾。


相較之下,過往即使有旅外子弟願意捐錢讓長輩們「呷免驚」,共餐仍始終辦不起來;而龍潭村在實踐完第一輪參與式預算後,村民們卻因為民主凝聚而產生改變,願意自掏腰包、群策群力來自治老化危機,著實令人震撼!



延伸閱讀:

《2020年龍潭村參與式預算實踐手冊》

影片:參與式預算帶來哪些改變?——以東勢鄉龍潭村為例

為何唯有村里長方能帶頭落實防疫?(中)

#社區需求如何解決? #社區大有為 為何唯有村里長方能帶頭落實防疫?(中) 文/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原子化之防疫行動,必仍到處都是防疫破口! 本文《上篇》(超連結)裡提到,唯有村里長才具備足夠的威望、公信力、影像力,方能帶領整個社區總動員,最大程度使人人深刻認識共同參與登革熱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