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5日 星期一

孤苦勞動壞處多 交工能成為初步解方?(五)

#農業交工

#放伴文化


孤苦勞動壞處多 交工能成為初步解方?(五)


文/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孤苦勞動之種種壞處


我們在雲林縣東勢鄉龍潭村進行農業(田間)訪談時,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許多農民都是獨自於田間勞動(狀況好時最多兩三人一起勞動,但通常也分隔很遠,無法交談),當他們獨自從事農務勞動時,為免無聊,通常會將收音機掛在腰際,或聽著廣播節目主持人閒聊,或聽音樂,相信這個現象不是龍潭村獨有,而是台灣農村的普遍現象,最多只是用什麼方式排遣無聊有些微不同罷了;不過這個現象有趣歸有趣,背後其實滿是無奈。


小農必然勞動時間長、疲累感強、受傷


為何說滿是無奈呢?由於原子化狀態下的小農必須獨力承擔田間勞動,再加上原子化小農無財力購買農機,也無財力大量雇工,因此,大量且重複的田間勞動在主客觀上皆成為「孤苦勞動」,必使勞動士氣與效率皆低落、導致勞動時間長、充滿疲累感且極易造成勞動傷害。


交工為何可成為初步解方


發展交工,能使農民通過共同勞動而提高勞動效率、縮短勞動時間,且田間勞動時彼此相互陪伴協力,或一同唱歌、聊天、交流農務經驗與技術,或談論社區公共事務,如此,個別農民在從事田間勞動時的疲累感將大幅減輕,且同時有效利用勞動的時間,不至於「浪費生命」在單調、枯燥的孤苦勞動上,相反地,若是集體勞動,勞動的同時就能完成了許多愉悅,或對社區有貢獻的討論,同時也將因為勞動時間降低,而初步降低勞動傷害之發生率與嚴重性。


延伸閱讀:

重建農業交工(放伴),是突破台灣三農危機之關鍵跨步(一)

雇工導致生產成本居高不下, 交工能成為初步解方?(二)

復興交工,以免於僱工勞動品質不穩定的困境(三)

發展農民交工, 讓農民遠離勞動傷害(四)

孤苦勞動壞處多 交工能成為初步解方?(五)

組織交工團之省成本,何止雇工支出!(六)


2022年4月21日 星期四

新型農業生產合作社,社員作伙革除田埂(下)

 #農業生產合作社


新型農業生產合作社,

社員作伙革除田埂(下)


文/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組織了農業生產合作社,不必然革除田埂,若合作社之治理複製了代議體制,社員們將權力與責任讓渡予投票選出之理監事會,便不再參與社務,必生侵蝕、毀壞合作社民主團結之各種矛盾、弊端,且層出不窮,不但社員們不願革除田埂以留復歸原子化小農之後路,甚而,因爆發衝突而紛紛退社,致合作社解散。

 

唯貫徹社員人人權力平等之民主共治社務,始致人人盡責參與社務,始能利益共享、共好發展,奠定了革除田埂所必需之人人相互信任關係。

 

人人權力平等,人人相互信任,始能發展出社員間相依互存之共同體(COMMUNITY)生活,共同滿足各種需求,共同解決各種矛盾,如此全新之人與人關係,始能根絕復歸原子化小農之後路。

 

人人權力平等,人人相互信任,社員全體齊心,始能一致認識與覺悟,維持田埂必桎梏農業機械化,必阻礙合作社永續發展,故非革除不可!

 

延伸閱讀:

新型農業生產合作社,社員作伙革除田埂(上)

新型農業生產合作社,社員作伙革除田埂(中)


2022年4月18日 星期一

交工互相幫,遠勝各自忙!——以雲林縣東勢鄉龍潭村交工為例

#農業交工

#放伴文化


交工互相幫,遠勝各自忙!

——以雲林縣東勢鄉龍潭村交工為例


文/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雲林縣蒜頭採收期已進入尾聲,儘管農民們勉強度過了眼前這次農忙高峰期,但隨即又要展開下一期耕作,面對接踵而至的各種田間勞動,「缺工」仍是農民們揮之不去的日常困境。

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各種田間勞動項目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與時間才能完成,但在青壯年人口外流的大環境下,高齡化的農民們往往只能在「獨力承擔」和「雇人/委託代耕」兩者間無奈地二擇一。

以種植甜玉米為例,在種植過程中常需視病蟲害狀況多次施用農藥,若委託代噴業者來施藥,除了藥劑費外,還需要支付每分地200元的工作費,再乘上耕作面積和噴藥次數,將是一筆可觀的成本。但若農民採用自行噴藥的方式,就必須揹著重約25公斤的噴霧農藥桶(以鋰電池為動力)在田裡往返行走,由於受限於農藥桶的噴灑範圍和噴霧力道,因此為了兼顧噴藥效果,一趟往返走下來多半只能噴灑2~4排作物,同時農藥桶的容量最多只有20公升,當桶中農藥噴完時還必須折返田邊裝填藥劑,再加上植株高度、田土濕度等因素皆可能降低在田間行走的速度,此外,農民自身的體力狀態也勢必隨著田間勞動的時間長度而遞減。綜合諸多因素,在許多熟齡農民的經驗中,若是獨自揹農藥桶去噴,一塊三分半的玉米田大多需要半天、甚至更長的勞動時間才能完成。而農民們也普遍因為超長的勞動時間而在不知不覺中累積了許多勞動傷害。

綜觀農民們必須面對的各種田間勞動項目,都脫離不了「雇人太貴、自己做又太累」的兩難困境。而相較於花錢雇人或獨力承擔,過去農村共同體的勞動經驗中,其實存在著更理想的解方——交工。

在雲林縣東勢鄉龍潭村,我們發現仍有少數農民針對一部份田間勞動有著相互交工的關係。今年三月下旬,我們在兩位農民針對玉米田噴藥進行交工時,到場觀摩其勞動過程,並針對勞動時間進行了具體紀錄:

這一天,農民A有兩塊田需要噴藥,農民B則有三塊田要噴。由於兩人合力,因此能夠採用單人無法操作的高壓噴霧馬達來進行噴藥 (見圖)。



14:10 農民A完成藥劑調配,準備出發

14:18 抵達農民A的第一塊田、開始噴藥

14:42 完成噴藥(面積2.5分,24分鐘)、開始收拾噴藥管線

14:47 收妥管線、出發前往農民A的第二塊田



14:52 抵達農民A的第二塊田、開始噴藥

15:16 完成噴藥(面積3.6分,24分鐘)、收拾管線

15:20 收妥管線、農民B開始調配藥劑


15:41 農民B完成藥劑調配,準備出發

15:48 抵達農民B第一塊田、農民A規劃噴藥動線

15:50 開始噴藥

16:10 完成噴藥(面積4.3分,20分鐘)、收拾管線


16:23 抵達農民B第二塊田、農民A規劃噴藥動線

16:36 開始噴藥

16:58 完成噴藥(5.3分,22分鐘)、收拾管線

17:03 收妥管線


17:06 抵達農民B第三塊田


此時,兩人發現鄰田還有一群農民在田裡進行蒜頭採收,由於此時若直接開始噴藥,勢必波及這些農民,加上該鄰田的採收工作即將完成,因此兩人商量幾種方案後,決定先把藥劑調配好,等鄰田收工後再噴。


17:33 開始噴藥

17:52 完成噴藥(面積3分,19分鐘)、開始收拾噴藥管線

17:57 完成收線、收工解散


短短的一個下午,這兩位農民就共同完成了1.8甲農地的噴藥勞動,而實際下田噴藥的時間更只有109分鐘,相較於「獨力承擔」和「雇人/委託代耕」兩種模式,省下了龐大的金錢、時間和體力。






除了省時、省力、省錢以外,相互交工還帶來了其他的好處。例如農民B就十分得意地表示「不只是省錢,像我們這樣噴藥,時間很好安排,說走就走,不用在那邊等代噴的來給你排時間」。原來,在病蟲害流行的時節,即便農民願意花錢雇人代噴,代噴人員也必須先完成已承接的工作才能排出時間來噴藥,不時有農民因此延誤噴藥時機而遭受更嚴重的病蟲害。

此外,在噴藥過程中,趁著調配藥劑、收拾管線等空檔時間,兩位農民除了說笑聊家常,也不時針對現場觀察到的農作物生長狀況與田間管理方式/技術進行交流討論,讓兩人不僅是勞動伙伴,也成為彼此的農務智囊。

經過這一天的觀摩和紀錄,可以發現,相較於單打獨鬥,即便只是兩位農民的互助交工都能創造出顯著的效益,如果能夠組織出更多農民參與、更大規模的互助交工,那麼農民普遍面臨的缺工困境,必能迎刃而解。

2022年4月11日 星期一

興建、使用社區活動中心的兩種路線?

 #社區需求如何解決?

#社區活動中心


興建、使用社區活動中心的兩種路線?


文 / 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長久以來,人人過著各自以商品化滿足生活一切所需的原子化生活,人人將生活會面臨的所有矛盾皆視為只能自己「獨力」解決才能度過難關,久之,甚而誤以為唯獨自己「歹命」遭遇這些難題、唯有透過一己之力解決生活所需才不至於成為社會負擔、造成他人麻煩。可想而知,如此原子化的生活,居民之間的關係必定疏離,平時無形成互助之關係、無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的機會,居民與社區活動中心的關係也必然疏遠,試想,對一個平時工作、照顧小孩就已殫精竭慮、體力透支的上班族而言,若不知道社區活動中心的位置其實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即便我們都了解,促成社區活動中心之興建必定有許多事前籌備工作,在這般原子化生活之下,普遍居民可能會這麼想:「甚麼?你說社區要有活動中心?那當然是頭人要替大家爭取啊!」,不得不寄望於頭人即為典型且普遍之「頭人爭取路線」,但這並非表示居民不想付出心力、不想擔負責任,而是受長久以來之原子化生活桎梏甚深,讓我們從未有機會思考,除了頭人爭取路線以外,還能有甚麼其他的辦法?


慶幸的是,以往眾多社區活動中心的使用狀況以及爭取過程之先例,幫助我們更加確信,頭人爭取路線有諸多擺在眼前的侷限。由頭人四處奔走、協調、爭取而來的活動中心,難免因普遍居民未參與其中而產生誤解,甚而讓頭人因感到心寒而不願再投注心力,即便爭取興建有成,也必定因普遍居民不知情,日後難以成為居民平時善加利用的空間,甚或因黨派立場不同,而將活動中心視為某一派系之政績,相互抵制參與。苦心爭取而來、所費不貲的社區活動中心,若只能作為選舉時的投開票所,平時變成大門深鎖的蚊子館,想必也不是社區頭人及政府所樂見。更重要的是,頭人爭取路線再次鞏固了原子化現狀,使居民之間、居民與活動中心之間的關係維持固有的疏離,惡性循環。


如何擺脫這樣的惡性循環關係?拉近居民之間、居民與活動中心之間的距離?讓社區活動中心能真正發揮其功用?無非是透過「民主共與爭取路線」始能達成!從討論爭取社區活動中心之初始,就一路貫徹、實踐「民主共與爭取路線」,確保居民從最初之研討、籌備至整個爭取、興建過程皆有完整的參與,以實現以下目的:


1・討論籌備時期,居民針對社區活動中心表達意見、共思「活動中心應具備哪些功用以滿足居民們平時之生活所需」,討論過程必大增居民之間相互理解而關係變得緊密;若有機會爭取成功,也必定逐步擺脫舊有之人際矛盾或派系分化,眾人齊心參與於社區活動中心舉行之各項活動。


2・活動中心在居民眼中再也不是與自己生活機無關聯的建築物,而是居民生活所不可或缺的場所,因為居民們大部分的生活需求皆可於活動中心獲得滿足,居民樂於於此聚集民主討論,解決生活大小難題,例如推動以下社區公共事務:共餐、家電維修站、農務資訊交流站、就醫巴士集合點、資源回收站、健康保健站等等。

3・社區裡幾乎所有人都會來活動中心,並且因參與者不斷增加,而公共生活內容不斷隨集體的需求增加而增加,即能持續擴增活動中心實際功用。


4・因「民主共與爭取路線」,從居民社區需求出發,集眾人之力共創一個屬於社區每個居民參與權力平等的空間,共商討活動中心之設計規劃、共同爭取、共同關心施工過程,讓活動中心能實現上述所舉例之需求,讓活動中心成為人人心目中不可替代之必需,人人積極民主討論並分工,實現最佳之日常維護管理。


實踐「民主共與爭取路線」,減輕頭人的壓力與重擔,更因參與過程變革了人與人的關係、人與活動中心的關係,待活動中心落成的那天到來,居民嚐到群策共力的美好果實而振奮不已,社區活動中心成為持續凝聚、再造居民動力、實踐社區大家庭的共同場域。


2022年4月7日 星期四

龍潭在地青年剪輯社區影片分享:一起運動篇

 #社區需求如何解決?


龍潭在地青年剪輯社區影片分享:

一起運動篇


文/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龍潭村參與式預算工作室後院的運動課程,從去年八月至今,每週五早上定期舉行未曾間斷,回顧這七個多月來,猛然發現大家一起累積了不少進展,這些進展或許連每週固定參與的村民也都逐漸淡忘了。


所幸平時的影像紀錄幫忙留住了不少精彩畫面,這些影像紀錄同時感動了龍潭村在地青年黃耀輝。耀輝最常說:「能看到社區活絡起來,讓他覺得很有希望!」,雖然耀輝平時必須忙於工作,假日偶爾還得加班,但他撥出寶貴的休假時間,剪輯出第一支後院一起運動的影片。


回顧後院運動課程,有諸多明顯可見的進展:參與村民越來越多,從一開始僅使用了後院四分之一的空間,至今後院空間已漸漸不敷使用;來參與後院運動的長者體會到一起運動可以學習到諸多身體保健資訊、調整運動正確姿勢,讓運動效果更加,除了放鬆拉筋、增加腰部及腿部肌肉能預防跌倒之外,身心更愉悅舒暢;此外,村民們逐漸將後院視為平時生活的一部分,習慣到此聚集、習慣於此交流情感並討論公共事務、習慣在固定時間見到老朋友及新朋友,村民甚至會事先把事情排開,為的就是不要錯過週五這個大夥難得聚在一起的時間,就連農曆年的週五,也有村民不忘於同個時間到此聚集;因為感受到「作伙」的諸多好處,平時也開始嘗試邀請更多人前來後院一起運動;也因為彼此間日益熟識,越來越期待有更多一同出遊、一起聚餐的機會,這些必定是源自於村民們內心越來越清楚:一起做甚麼、吃甚麼並不重要,只要能夠「一起」,做甚麼、吃甚麼都好!


因為上述諸多初步成果,耀輝擔心短短數分鐘的影片難以呈現精彩過程,決定第一支影片僅先集中呈現一起運動的過程,其他進展待接下來剪輯成數支影片分享。同時,也讓我們更加期待,因為更多村民聚集,還能為龍潭村創造哪些意想不到的進展?


影片分享:20220327龍潭村長者運動課程-1


2022年4月5日 星期二

農會改革之最迫切任務

#新農業

農會改革之最迫切任務


文 / 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近來,由農委會陳吉仲主委領軍,力推《農會法》修正草案,倡議「農會法六大修正,農會發展更健全」,其中第一點就是遏止選舉歪風。誠然,許多地區農會長期為地方派系所把持,不管是農會會員代表、農事小組組長、農會理監事之選舉,乃至農會總幹事之聘任,多與賄選有所牽扯,因此,順此途徑當選者,選後必然想方設法為自己謀取更多私利,故貪汙、瀆職情事時有所聞。

  理論上,選上了誰,其工作績效、執政成果皆與所有農民息息相關,但是每四年一次的農會選舉,農民間熱絡交談的卻是「某個候選人一票多少錢?」不要以為這些農民是受囿於蠅頭小利,事實上,「誰選上都差不了多少!」才是他們的真實心聲,為什麼會感覺差不多呢?因為,農民在農業生產方面依然原子化,依然孤苦勞動、依然身心俱疲,在農產銷售方面依然商品化,依然被盤剝、依然不見收入之增長,而陳主委領軍的這六大修正,絲毫無法解決農民受囿於原子化與商品化的困境,再加上,務農了幾十年,在農民的經驗世界裡,無論歷經幾次政黨輪替,日子從來只有越來越苦,由此可知,手中多拿到那一兩千元,為何遠比政府每天喊著農會法修正,更來得真切!

  絕大多數的農民肯定都不曾閱讀過《農會法》,甚至有人連它的存在都不知情,這樣的情況下,宣稱以農民為主體的農會法,以及,宣稱要帶給農民更好的服務的農會法修正,如何引發農民關注?即使真有農民願意細讀,光是《農會法》總則第一條「農會以保障農民權益,提高農民知識技能,促進農業現代化,增加生產收益,改善農民生活,發展農村經濟為宗旨」,恐怕更會引發農民的不屑與訕笑,還不如期待讓農會信用部的借貸更容易、利息再低些!

  倘若政府真有決心進行農會改革,其實必須要先看到農民淒風苦雨現狀,他們於農事生產方面,孤苦勞動、後繼無人;於農產銷售方面,若不受盤商剝削,便是銷售無門。而這兩方面都根源於農民原子化生產、原子化銷售,以及,農民為商品化而生產、為商品化而銷售。然而,想要革除生產與銷售的原子化,光憑原子化小農個人之力是辦不到的,農民背後必須要有一個強力的組織作為後盾,讓他們在農務勞動上更有效率、減低勞動傷害,有了這個組織,也才有集體民主討論、農技交流精進的條件空間,除了能提高農產品的品質與收量,也才能避開盤商剝削,提高生活品質,與此同時,更能透過集體學習討論,了解農業生產不只能帶來個人收益,更有護衛國家的糧食安全、糧食主權的基進意涵。既是為了農民長遠福祉,農會改革最迫切的任務,理當是革除農民原子化與商品化的處境,有效之法便是協助扶植成立新型的農業生產合作社,讓《農會法》總則第一條不再只是空中樓閣。


2022年4月1日 星期五

盤商造謠哄騙拋售與宵小竊蒜, 何以得逞?

#社區需求如何解決?

#社區民主自治共同體


盤商造謠哄騙拋售與宵小竊蒜,

何以得逞?


文 / 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現在正是本土蒜頭產季,由於蒜頭年僅一收,加上去年蒜種價高,農民等於是把生計希望完全投注於此,許多農民除了要先付出高成本購買蒜種、僱工播種,連續六七個月來還要噴藥、施肥、澆灌,這般悉心照料蒜頭,好不容易終於迎來收成的季節,卻傳出有盤商造謠哄騙蒜農以低價拋售蒜頭,對蒜農更雪上加霜的是,蒜頭遭竊情事竟也頻傳。


  透過新聞媒體澄清謠言、啟動警力進行護蒜,或許可以起到部分減少農民收益損失的作用,但我們仍須探究這兩個現象存在之根源,方能找到從上游解決問題的解方。


  首先,盤商之所以能逕行造謠,其實是由於原子化的個別蒜農對於台灣整體蒜頭產量的掌握度極低,他們頂多只能打探到鄰近村莊的蒜農種下多少、採收多少,難以超出自己原子化的生活範圍與視野,反觀盤商到處跑、到處進行採購,以見多識廣之姿出現時,農民當然不得不選擇相信盤商的片面之詞,這才使得盤商誘騙蒜農以低價拋售的詭計能遂行。


  再者,宵小之所以能偷竊得逞,也是肇因於村民與村民之間處於原子化狀態,設想,如果是過去農村,因為有著相對緊密與團結的人際網絡,一旦有稍微眼生之人出沒村裡或田間,大家就會彼此討論、相互提醒,即使政府動用警力進行護蒜任務,最終仍然防不勝防,唯有鄰里之間才能真正起得隨時警戒與互助的效果。


  綜上觀之,盤商能夠造謠、宵小得以竊奪,其實皆肇因於農民與村民皆處於「原子化」狀態。如何讓個別農民不再處於原子化狀態?需要一個堅強的農業生產組織作為農民的後盾,這個組織不僅能透過集體交工勞動,使農民進行更有效益、更免於勞動傷害的農務工作,還可以透過訪查、研究、統計以掌握整體農業生產概況,如此即可避免盤商剝削與造謠得逞,因此,唯有選擇成立並加入新型農業生產合作社,才能讓農民收益增長、眼界開闊。那麼,如何讓村民彼此不再是原子化關係?同樣需要一個鄰里關係緊密、互助共好的社區組織,眼下大家雖然住得近,卻各過各的生活,自然缺乏需要緊密交往的動力與信任基礎,唯有從社區大小公共事務出發,培養集體討論、民主議決的習慣,方能營造集體氛圍、解決社區公共事務的大小矛盾,為社區生活帶來真正的美好與共好,這也儼然形成社區民主自治共同體的前身。


從走春拜年到作伙過節, 一起讓農村家鄉更黏人!

  #雲林縣東勢鄉龍潭村 #邁向社區民主自治共同體 #作伙運動 從走春拜年到作伙過節, 一起讓農村家鄉更黏人! 文◎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把握春節假期,終於有機會認識到長期旅外之村民朋友 過去每逢農曆春節,敝協會在東勢龍潭村的駐村伙伴們也和大家一樣返家過年,但今年,我們做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