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農業生產合作社
新型農業生產合作社,社員們作伙革除田埂(中)
唯新型農業生產合作社方能解決兩大困境
文/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上文提到,我們於田間常見的景象—田埂,其實並非農村必要存在的景觀,大多數田埂的功能僅是小農用以分隔田界、昭示其耕作權利範圍的界碑,然而這個界碑,不僅分隔了彼此,也束縛了小農,使得每位小農成為孤苦的勞動者,因此我們才會主張新型農業生產合作社,既破除田埂界碑,又能解決農民逃脫不掉的困境。
那麼:什麼是無田埂的農業生產合作社?
即是小農認識到各自單打獨鬥的生產,不只無法提高收入,更加重孤苦勞動的命運,因此,若農民願意積極合作,以農地、農機入股,便得以從一個個原子化生產的小農,轉變為共同生產、共同勞動、休戚與共的新型農業生產合作社。不再有你的田、我的田之分野,取而代之都是合作社(我們)共同的田。屆時,農民之間的關係也將隨之改變。
社員們通過民主凝聚共識、共同實踐、也共同承擔、共享成果,不僅人力能夠有效地運用起來,社員們的智慧與經驗也能集結起來,融合成一個共生共好、休戚與共的共同體,橫亙在人心間的無形田埂已然被拆除,而地景上的田埂,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必要,此外,新型農業生產合作社甚至可輕易越過小農們視為無形天塹的兩大困境,產生以下效果:
一、免於盤剝、收入不斷增長:
盤剝之所以產生,其根本原因來自於:個別的原子化小農沒有條件面對個別的原子化消費者,而逕行銷售,當小農生產面積越零碎、產量提升不起來,必然造成轉手環節越多越複雜,致使農商品於產地的被收購價與終端售價間的價差越大。按農委會公布的數據,台灣農戶平均耕地面積僅0.75公頃,這代表個別小農幾乎沒有任何議價空間,盤商們可以決定收購與否、收購誰、收購價格的高低,而小農們卻只能急著把保存不易的農商品售出以變現,這也就造成了個別小農與盤商間必然的不對等關係。
當組成新型生產合作社後,隨著願意加入合作社的成員越來越多,合作社的總耕地面積也就會越來越多,所生產出來的農商品,在總體需求量的佔比也就越來越高,供貨量能也就越高,影響力也隨之增加。合作社通過不斷地擴大,得以減少盤剝、減少因不斷轉手所致之損失,當合作社的佔比到一定程度,生產的品質與數量到達一定程度時,甚至能直接供貨給大型連鎖的終端零售商、團膳、餐廳,合作社的收益也就隨之增加,這也會帶動讓更多小農,願意加入合作社共同努力,在此循環下,合作社越來越壯大,有越來越多談判的底氣,收益也就不斷地增長,盤商自然不會成為唯一的選擇。
二、發展科學化種植,生產效益大幅提升
新型農業生產合作社,在生產方面,當然須致力於農作物產量與品質的雙方面提升,也因此就必須擺脫過去個別小農的生產方式,實施更科學化的耕作:其一,農技交流與提升,其二,機械化。
過往,無法免於盤剝的個別小農因為收益極低,農田裡的機械化程度有限,當新型農業生產合作社成立,就有不斷發展機械化生產的條件,比方說,無田埂的阻攔能無礙地將細小、零碎的農地,依生產的需求,整理成平整、大塊的新生產基地,隨著合作社的壯大,耕地面積的增加,農機的種類、數量、使用效益就越高,這意味著相同單位時間所能完成的耕作面積也就越多,所需要的時間也就越少,所需要人力投入的項目跟時間,也就隨之減少,如此,社員們便能逐漸從大量靠人力的重體力勞動變革為操作農業機械之自主快樂勞動,減輕勞動負擔,健康也就更獲得保障。
另一方面,當組成新型生產合作社後,小農們擔心失去競爭力而「偷藏步」的顧慮不再存在,因為彼此的精進才能贏來合作社的共好,彼此間通過日常合作、民主凝聚,打破疏離與不信任,不僅農技交流無礙,甚至更為樂意、積極貢獻自己所知所學,也就能在生產方式、種植方向、種植技術、收益等各方面進行深度的交流,以發展出最適地適種、最節省人力、獲得最多優質品的作法。隨著合作社的不斷壯大,能夠調動的資金、人力、土地越多,就越有條件進行各式耕作與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的方法研究,生產就必然越來越科學化。
當合作社得以用機械化逐步取代人力,農技交流與提升無礙,發展科學化種植,那麼生產效益與成果必然大大提升,原本各自經營、各自勞動的局面,通過民主凝聚,革除橫亙於彼此間的有形與無形的田埂,發展成共治、共享、共勞動的新型農業生產合作社時,小農們孤苦勞動的命運也就隨之改變。
延伸閱讀:
新型農業生產合作社,社員們作伙革除田埂(上)——田埂存在的意義、造成哪些束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