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5日 星期二

想活絡經濟, 是要釋出農地或發展農業新經濟?

 #台灣農業

#農地農用


想活絡經濟,

是要釋出農地或發展農業新經濟?

文/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圖片出處:中國時報報導)


不久前,《經濟日報》社論提出政府應該「釋出農地以活絡經濟」的呼籲,於其論述中,彷彿工商業負責振興經濟,農業只能拖垮經濟,甚至企圖將關注糧食安全的人們,先扣上「重農主義」的帽子,大肆訕笑一番再通通打包丟入冷宮,弔詭之處,只因為眼前的農業產值低,所以農業經濟就不應該也不可能再有發展空間,而且連同農業的公共性價值也必須全盤否定?照此邏輯,偏鄉的公共運輸應該全面停駛,偏鄉的醫療院所應該通通關門,偏鄉的小校應該停止辦學,因為這些都是在拖垮經濟,而且偏鄉註定永遠是偏鄉,不可逆轉?


雖然我們無法否認農業經濟衰微之現狀,但農業身兼捍衛糧食安全、維持生態環境平衡、均衡城鄉發展等等功能,這些都是其他產業無可取代的公共性價值,要實現這些公共性價值,就唯有解除「農業=夕陽產業」的角色設定,開展農業新經濟!


所謂的農業新經濟,正是以農業作為帶領其他產業發展的發動機,只要振興發展農業,就能吸引人口回流,使得地方商業、服務業、營造業蓬勃發展,前述的偏鄉大眾運輸、醫療、教育困境,也都能迎刃而解。更可迎接諸如農業機械產業、智慧農業產業、農業資材產業、農產加工產業、農村深度旅遊產業(前述皆是目前原子化小農體制不可能發展之產業)之積極發展,迎來無數的就業機會,因此,為了發揮農業的公共性價值、實現農業活絡經濟之功效,我們需要的絕非要求政府釋出農地,應轉而追求發展農業新經濟。


然而,想要發展農業新經濟,就必須以組織發展無田埂農業生產合作社作為根基,透過集體生產、集體銷售,才能使原子化小農不再孤苦勞動且有條件繞過盤商剝削,使得務農的經濟收益提高,並透過集體民主共治共營合作社,讓農民社員不只能擁有穩定收入,更能積極為提高糧食自給率而願意配合計畫性生產。


這樣的農業生產合作社,讓農民不只有穩定的收入,也能使社員成為捍衛糧食安全的英勇戰士,當農業不只是餬口的職業,也是守護國家安全/糧食安全的志業,就必能吸引農業生力軍願意加入並落地生根。透過農業生產合作社以打造農業新經濟,就能興旺各種農業相關產業、大增就業人口、提高台灣人民平均所得,迎來經濟永續之前景,此時,釋出農地、毀棄農業之要求,就會變成反經濟發展之荒唐謬論!


參考資料:

經濟日報《社論:釋出農地 活絡經濟》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8/7075543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駁「釋出農地 活絡經濟」》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577811


2023年4月18日 星期二

如何讓小農願意簿記?

 #農業交工

#幫(放)伴文化

#簿記與交工的關係


如何讓小農願意簿記?


文/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在【原子化小農為何不簿記?】中,我們探索了其根源,因原子化小農主觀認為簿記無用,不認為有非原子化、去原子化的方式來讓收入增加、勞動時間減少,所以小農才會不願意簿記。


但我們都知道,若不簿記,無法掌握成本結構,本季因何因素虧錢、因何因素賺錢,農民可能都不甚掌握,唯有簿記才能讓農民掌握自身成本結構,才有辦法對為何賺錢/虧錢/賺多/賺少有更科學的分析,也才能對症下藥。


我們曾針對龍潭村民試行簿記,發現成本佔比最高的部分是雇工,而且,其他支出項目在一時片刻也很難節省,於此,我們才有基礎能與農民討論所謂的對症下藥該如何進行。


然而,目前我們所遇之困境是農民不習慣簿記,也沒有經驗可以佐證簿記的諸多好處,因此,蒐集更多的簿記樣本數,就是目前重要的工作。那要如何讓小農願意簿記呢?我們認為可以進行以下這些嘗試:


首先需要先從眾多小農中,尋訪一些可能願意嘗試簿記的對象,找到可能願意嘗試簿記的對象後,就需要跟他們討論如何進行有效的簿記。


其次,為了在簿記工作上更有效率,我們也需要積極與農民討論簿記格式,讓他們簡單就能上手,不帶來過多心理負擔。


再者,我們需要在一定時間內,不斷與農民共同進行簿記的經驗小結,方能確定這樣的記錄方式與分析解讀,是否能形成農民有感的好處。


最後,雖然簿記看似是個別農民的事,但是上述所稱之分析解讀,還需要試行簿記的農民集體共同交流,方能將簿記的好處補充論述完整,吸引更多農民參與簿記。


此外,這些農民長期處於原子化孤苦勞動狀態,能有共同交流簿記經驗、話題,對他們來說也是增進彼此認識與交流的大好機會,大家互相熟識又有信任基礎後,更有條件嘗試踏出放伴交工的第一步,未來不僅能以此邀請更多的農民加入簿記,甚至加入放伴交工隊伍,讓原本賺不了錢、又飽受身心孤苦勞動的農民們,能對於擺脫現狀更有動力與信心!


延伸閱讀:

唯有簿記始能讓小農確信交工的利益

原子化小農為何不簿記?

小農不簿記,造成什麼結果?


2023年4月11日 星期二

政府對「法定農地農用」何以不守?

 #台灣農業

#農地農用


政府對「法定農地農用」何以不守?

文/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藍綠政府為農地種電大開後門

台灣官方所統計之糧食自給率僅剩三成,糧食安全與糧食主權危在旦夕,「農地農用」不僅是守護台灣農業的最低下限,更是政府早已明文規定之法律。

然而,《上下游》記者鍥而不捨地製作專題〈光電侵農大調查:直擊上百案場,揭發四大亂象〉〈全國最離譜綠能開發—追擊屏東種電幕後真相〉,揭露全台已有數千公頃的農地,由藍綠政府公然大鑽「農地農用」之法律漏洞,為光電資本大開後門而得以變更地目,實質淪為農地種電!

(屏東果農因政府開放農地種電而難以生存,圖片來源:上下游報導

但號稱民主法治的台灣,為何政府不遵守「法定農地農用」?其實徒有法律從來不能約束政府,唯有強大的政治力量,始能迫令政府守法,而這樣的政治力量,首先必須來自於人民群眾。然而,為何這些一個個接連被綠能資本蹂躪的農村,皆無法凝聚出對政府稍有影像力的政治力量?歸根到底,一切根源於「小農原子化」。為什麼?

原子化老農必認為「光電出租利益遠高於務農」

首先,原子化小農從生產到銷售,皆各自經營、各自勞動、土地零細、相互競爭,必然導致個別小農無法避免盤剝、無法避免產銷失衡造成的滯銷、無法避免因極端氣候而日益嚴重之各種災損,必然平均收入少而極不穩定;此外,機械化也必受桎梏,生產過程幾乎全靠體力勞動,農民必致孤苦勞動,必受勞動傷害。

上述之「平均收入與勞動之苦」兩者極不對等之情況,也許一般青壯農民還能勉強拼搏為之,然而,對於原子化老農而言,子孫普遍不願繼承農務,畢生勞碌早已累積滿身勞損,實在不堪負荷;相較之下,農地若能出租給光電業者,每年每分地就能輕鬆坐收四、五萬元租金,其必認為光電出租之利弊衡量遠勝於務農,無人接替的廢耕土地也不如租出去。

所以,當有越來越多握有農地的原子化小農,都認為光電出租更好,如何約束政府基於糧食安全之立場遵守「法定農地農用」?

原子化小農必然無法凝聚堅實穩固的政治力量

再者,原子化小農各自經營、相互競爭,就不可能形成共同的經濟利益,動輒被利益分化,也必然無法凝聚堅實穩固的政治力量,以約束政府遵守「法定農地農用」。

那我們只能坐以待斃嗎?

以「復興交工」推動「新型農業生產合作社」方為台灣農業之根本解方

唯有「復興交工(幫伴)」方能使農民打破原子化,不斷提高合作化,進而組織「新型農業生產合作社」,共同找尋免於盤剝、免於滯銷、免於災損之計畫性科學生產方法,不斷降低成本、提高收入,不斷革除田埂、提高機械化,農民要先有共同的經濟利益,才有能凝聚堅實的政治力量,不只可以使農業與農村免遭光電資本入侵而頹敗,農民更可迎接農業與農村蓬勃的發展前景!


2023年4月4日 星期二

社區民主自治起步,新庄仔有何改變? --麻園村參與式預算實踐報導(八)

社區民主自治起步,新庄仔有何改變?--麻園村參與式預算實踐報導(八)

前幾篇報導裡提到,在麻園村參與算的培力下,新庄仔聚落的居民終於針對十多年無解的交通與環境問題,學習跨出社區民主自治的第一步。在歷經一年多的實踐,新庄仔有哪些初步改變?

嘗試定期討論社區公共問題

過去的新庄仔,因為毫無民主討論機制,導致大家對於各式社區公共問題都只能私下抱怨或非議,對於什麼是有效的會議,既無想像也沒有好印象,自然毫無參與會議之動力。

但是,在參與式預算的培力下,新庄仔居民開始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庄頭會議,不僅讓每位與會者都盡可能地暢所欲言,還不斷地凝聚共識,為問題尋找解方,帶動大家群策合力,讓每個人都有參與感、貢獻感,一起學習,並明確看到實質進展。

(居民們因參與感、貢獻感與實質進展,逐漸感受到庄頭會議的重要性)

於是大家願意開始嘗試每兩個月召開一次庄頭會議,定期討論社區公共問題,也在這樣的過程,才有越來越多的公共問題被發現、討論,包含砂石車頻繁行經庄內小徑、路面容易積水路段、邊坡樹木破壞擋土牆、大貨車誤闖窄巷、如何關懷重病鄰居、彼此的產銷困境...等。

居民在電台受訪時有感而發地表示:要是沒有這些定期庄頭會議,這些大大小小的問題,以前都不知道要向誰反應,就算反應了也是不了了之。(線上收聽

居民合辦數十年來最熱鬧的庄頭聚餐

也因為有了定期的庄頭會議,居民經常憶起過往農村共同體時,人人不分你我、互助合作的熱絡場景,對比目前整個庄頭越來越冷清、疏離而無限感慨。於是大夥決定合辦庄頭聚餐。

現今普遍社區聚餐,大多仰賴頭人大小包辦或外燴處理,多數居民只需到場各吃各的,甚至視為理所當然,散會後留下一片狼藉。相較之下,新庄仔的這場聚餐,從如何舉辦、規則制訂、如何分工、問題解決乃至於所有設備,都是居民經民主討論而群策合力完成。

整場聚餐社區發展協會零支出,頭人最輕鬆,但卻是數十年來最熱鬧,各家各戶都把旅外子孫叫了回來,大夥熱絡互動、盛況空前,且結束後十分鐘內,大夥就把現場收拾得清潔溜溜,展現團結合作。

(庄頭聚餐採一戶一菜,用柳丁籃子當餐桌,一切設備與工作由家家戶戶群策合力,年近九十的阿嬤直呼不曾這麼熱鬧,極為雀躍。)

十多年無解的交通與環境問題逐漸改善了

最重要的是,十多年來始終無解的交通與環境問題,在居民持續民主討論、群策合力的過程中,終於逐漸改善了。包含:

(左)原本四處嚴重危害交通的路樹、作物、雜草(右)終於整理乾淨了

(左)原本被居民自我調侃為「綠色隧道」(右)變明亮了

(左)原本會破壞邊坡擋土牆的樹木(右)由居民合力設法鋸除了

(左)原本雜亂的庄頭(右)因定期大掃除而煥然一新

(左)原本嚴重破損、塌陷的路面(右)終於取得經費、重新鋪設了

(左)這條死巷總是有車輛誤闖而撞壞圍牆(右)巷口架設指示牌了

(左)容易造成外地人方向混淆的指示牌(右)重新修正了

(左)急轉彎處的圍牆多次被撞倒(右)增設了醒目警示牌

(左)路邊是很深的斷崖,還被竹林遮蔽(右)竹林開始定期整理並慢慢增設反光柱了

(左)容易積水打滑的路段(右)追加經費、重新刨除並填平了

(庄內路窄卻經常車快,已增設警示牌,並透過多方管道加強宣導)

(左)被竹子遮蔽又被卡車撞歪的反光鏡(右)重見光明了

(上述改變乃居民群策合力、歷經多次努力才逐漸實現)

新庄仔十多年來始終無解的交通與環境問題,為何能在這一年多來陸續被解決?原因無他,要不是居民踴躍、持續參與民主討論、群策合力,這些改變絕無可能。新庄仔的經驗證實,人民若非交通治理之主體,再大有為的政府也不可能交通善治。


※延伸閱讀: 


為何唯有村里長方能帶頭落實防疫?(中)

#社區需求如何解決? #社區大有為 為何唯有村里長方能帶頭落實防疫?(中) 文/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原子化之防疫行動,必仍到處都是防疫破口! 本文《上篇》(超連結)裡提到,唯有村里長才具備足夠的威望、公信力、影像力,方能帶領整個社區總動員,最大程度使人人深刻認識共同參與登革熱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