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3日 星期六

農村社區綠美化之想像與願景

台灣的農村環境因青年人口外流,許多空屋及空地雜草滿佈,經常還夾雜著各地飛吹而來的垃圾,本該綠意盎然、乾淨美麗、舒心悅目之農村田園風光,漸漸顯得地廣人稀,堆積著難以處理的大型家俱或農業廢棄物。加上人人過著「各過各的原子化」生活,每每經過雜草蔓生或滿佈垃圾的荒地時,因無力解決,大多只能感到無可奈何、心有餘而力不足。

因「人與環境關係疏離」、「人與人關係疏離」,致使社區環境成了無人管理、難以共同治理之事,而更加讓人感到「荒涼」、「稀微」:環境髒亂,居民於社區環境中活動的意願自然降低,人人難以相遇交流而逐漸疏離;另一方面,也因人人原子化活著,各過各的生活,社區環境越趨髒亂,惡性循環。

舉例來說,因人與人關係疏離,人人將運動健身視為「個人的事」,即便社區原有的運動設施也常因沒有「可以相招作伙運動」的伴,而缺乏運動之樂趣與動力,在運動設施使用率低的情況下,運動空間變的荒涼、無人願意走近。若透過「集思廣益、群策群力」的過程,集眾人之力,將原有的空地打造成乾淨美麗的運動空間或休憩點,過程中即增進居民間的互動,並大幅度提升居民一起運動的動力,人人於共同打造之綠美化據點或社區環境中散步、慢跑、健走。
原本因安全問題而只能待在家中看電視的孩子們,也因社區裡有了可以安全玩耍的空間,終於有機會和其他孩子們碰面,社區孩子們自然想放下3C產品,成群結伴、追逐玩耍,家長們放心地在一旁談天說地,自然也減輕了不少照顧孩子的壓力;終日活動範圍幾乎僅限於屋內或自家周邊,常常只能呆坐在家門口渡日的社區老人或行動不便者,也可就近於綠美化空間從事戶外休閒。社區老中少或齊聚一堂,或於社區裡運動時相遇交談,並聚在一起討論如何繼續將社區環境打造得更美麗舒適,一起種花、種菜、種草,一起維護社區環境。旅外子弟回鄉時,除了關心自家長輩外,也更有動力遊賞村莊、於綠美化空間駐足,並與兒時玩伴相聚,徹底擺脫過去返鄉時,只能帶著「家鄉不如往昔乾淨、熱鬧」的心情而離去之無力感。整個社區因人與人的關係變得緊密、人與環境的關係變得親密,而欣欣向榮、和樂融融。

為何唯有村里長方能帶頭落實防疫?(中)

#社區需求如何解決? #社區大有為 為何唯有村里長方能帶頭落實防疫?(中) 文/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原子化之防疫行動,必仍到處都是防疫破口! 本文《上篇》(超連結)裡提到,唯有村里長才具備足夠的威望、公信力、影像力,方能帶領整個社區總動員,最大程度使人人深刻認識共同參與登革熱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