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30日 星期五

實踐參與式預算,推行新敬老運動!

#落實民主深化 #參與式預算


實踐參與式預算,推行新敬老運動!



文/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九九重陽節剛過不久,我們除了在這個屬於年長者的節日當天積極表示對長輩的尊敬與關愛之外,還有沒有甚麼更積極的作為能夠在其他三百六十四個日子裡真正對長者表示敬重?使長者遠離孤獨?讓長者在退休後的老年生活可以活得多采多姿、神采奕奕?

  其實,對不少長者而言,「退休後的老年生活到底該如何規劃?」確實是個重要的命題。忙碌了大半輩子,終於盼得了較有餘裕的人生時,卻可能因為頓時失去人生目標而對自己的人生漸失信心,累積一生的智慧與閱歷頓時無用武之地,少數長者或可更積極些地找尋新的人生目標、充實學習、貢獻所能及所長,卻也有不少時候,需要尋尋覓覓才能尋得可以打發時間的方法,更多時候,可能也只能待在家中看電視,久之,也只能消極地認為自己已經年老、只能如此殺時間、渡日子走完人生最後的時光,過程中所虛耗的精神、身體因而逐漸退化的程度與速度難以估量。

  其實,真正的「敬老」,真正對長者表示敬重與關愛,並非將長者全然地視為需要「被照顧」的對象,那不但剝奪了他們擁有人生新目標的機會,甚至讓他們對自己接下來的人生倍感消極。相反地,我們應該設想如何讓長者們在退休之後的人生可以繼續貢獻所長、對人生充滿意義感、活得精神飽滿。

  回歸長者退休後的社區生活,於社區實踐以「社區民主自治共同體」為目標之參與式預算,積極培力每位長者出來討論社區問題、出來參與社區事務、與社區居民交流、激盪更多社區想像,讓每位長輩皆能分享他所擁有的智慧與經驗,並一起將共同勾勒的社區想像化為現實,共同創建一個共好互助的社區,使長者於晚年的退休歲月中,真正實踐雖於職場上退休,但公民永不退休的人生!

2020年10月28日 星期三

實踐參與式預算,為社區共好而樂齡學習

 #龍潭村參與式預算進行中

#社區民主自治共同體


實踐參與式預算,為社區共好而樂齡學習



圖文 / 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世界各國都將高齡化社會視作本世紀的一大考驗,那是因為我們皆身處資本主義的競爭市場,高齡者因為體力或健康因素,無法再被當作生產力來源,「退休」指的其實不只是脫離職涯,還有更多社會關係與人際交往的脫離,誠實說,別人看你「老而無用」遠比不上認為自己「老而無用」更可懼。其實,人的變老不就如同大自然的四季更迭,各有各自的美景與意義價值嗎?

  現在很流行「樂齡學習」這個語彙,相較於每天待在家裡被電視看,能讓長者願意走出家門,不只維持基本的社交生活,同時能走動走動強健身體,真的是很棒的一件事情!只是,樂齡課程要怎麼設計安排,才能讓長輩感到自己的人生回春?就很值得我們用心思考與多方嘗試。多數的樂齡課程,都是安排好講師,讓長者作為學生在下面跟著做或跟著動,筆者認為這在初期階段是極為可行的作法,讓長者感到學習的收穫與喜悅,才能提升其日後參與之動力,但是就如同所有的學習經驗,我們都知道,最好的課程、最好的學習效果,都必然緊緊跟著自己的生活需求。

  我們相信樂齡課程的原初設計,不是只想讓長者憑靠殺時間來度過餘生,若是長輩們身處的社區能有多元豐富的公共生活,也就不會輕易被孤老之感襲擊,問題就在於,這所謂的公共生活由誰來創造?是否能緊緊連繫他們的生活需求?以及,這公共生活是否更進一步讓他們確認自己是「老而有用」?

  看似截然的三個艱鉅命題,其實都能在我們長期倡議的參與式預算中找到答案:首先,多元豐富的社區公共生活,必須由長期居住在地者才能創造並維續;其次,唯有進行頻繁的日常聚集民主討論,才能真正連繫到他們的生活/公共需求;最後,在參與式預算的逐步實踐過程中,他們能感到自己的生活產生實質的改變,滿意自己的實踐成果,這就是「老而有用」的自信來源。

  更進一步說,這樣的社區實踐,並不會拘泥於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固定的講師、固定的活動形式,樂齡學習將時時刻刻發生,解放長者之無限公民潛能,真正帶來社區與眾人之福!


2020年10月26日 星期一

許金順——從足不出戶到歡喜趴趴走

 #龍潭村參與式預算進行中

#生命變革故事

#社區民主自治共同體


許金順——從足不出戶到歡喜趴趴走

龍潭村參與式預算帶來的生命變革故事(一)



圖文 / 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龍潭村民許金順大哥,是一位典型的「旅外返鄉子弟」。今年五十多歲的他,十多歲時就離開家鄉闖蕩工作,好不容易有了家庭、子女也都長大成人後,因為突如其來的中風,造成右半身肢體無力、喪失感覺,不但無法繼續工作,甚至經常需要家人協助打理日常生活,以致對未來的人生感到悲觀絕望。

  在休養復健了一段時間後,好不容易,金順大哥慢慢地能夠靠著柺杖自主步行,簡單自理生活,2019年四月,金順大哥與年邁的母親回到龍潭村老家定居。

  雖然經過復健,金順大哥已經能藉助柺杖慢慢步行,能夠自理生活,並照顧母親的飲食起居,但仍無法駕駛汽機車,回到龍潭村生活,還是得請人幫忙開車接送才能出門。因此,金順大哥不能自主出門,日常用品的採購和定期的就醫領藥,幾乎全靠住在台中的兄長幫忙每週採買一次,只有自己或母親需要就醫領藥,又恰逢兄長無法返鄉接送的時候,才不得不拜託鄰居幫忙接送,所以,無數次「出門訪友」的念頭被迫打消,不可能拓廣生活圈和人際關係,只能枯坐在家門口,向路過的鄰居打招呼,寒暄幾句。

  2019年九月,金順大哥的生活,由於龍潭村實踐參與式預算,開始了變化。

  由於村民們經參與式預算之多次民主討論共識,決定執行「舉辦社區共餐、社區大掃除」兩項方案,村裡熱熱鬧鬧地開始試辦社區共餐,不久後,又因為試辦有成,在還沒有申請到政府補助的情況下,村民志工們又主動催請村長召開一次大會,宣布正式長期開辦社區共餐,每週共餐五天。同時,志工們又成立了「共餐自治委員會」並討論決議:共餐的意義,在於讓龍潭村東潭、中潭、西潭三個聚落的村民都能有機會相互熟識、增加人際往來、互相關心 ,絕非單純供應一頓飯,所以若有行動不便的村民願意參加共餐,就盡可能安排人力幫忙接送,而不是把便當送到家中給他們。

  就這樣,金順大哥參加了社區共餐,生活圈從家中進展到了位於中潭的社區活動中心,因同處共餐,而與來自其他聚落的村民結識交流,相談甚歡,共餐的確終止了龍潭村民間原有之互相疏離。

  然而,新的難處隨之來臨,即便幫忙接送的人並不覺得麻煩,即便幫忙接送的人有時就是自己的至親手足,但金順心裡,仍難免感到不好意思,覺得自己「給人添麻煩」,其實,此非金順獨有,乃人所皆然。

  2020年五月初,另一位曾經中風過的村民因為心肌梗塞而驟然離世,留下了一些輔具和一輛電動代步車。他的家人討論後,決定將輔具和電動代步車捐給有需要的人使用。於是,在共餐自治委員的穿針引線下,金順開始有了自己能駕馭的代步工具,除了共餐時不再需要依靠接送,也開始能夠自主出門採購日常用品,有時,還給母親買些古早味零食解解饞。

  如果龍潭村沒有舉辦社區共餐、如果龍潭村採用「送餐到府」或「各自打包回家吃」的模式來供應食物,就不可能藉由共餐讓村民之間的人際關係從「疏離」逐漸轉化為「彼此熟識、相互關懷」,金順大哥對於「交通自主」的需求也就不可能被眾人知道、更不可能受到重視。誰都沒有想到,舉辦社區共餐能夠促成這一段遺愛人間的佳話。

  「現在有了這台電動車,變得很方便,我可以自己出門買東西,也不用一直麻煩別人來載我」,這台因社區人與人關係改變始能物盡其用之電動車,使金順大哥生活得以自理,得以自主,使他言談間,綻開加倍開朗而充滿樂觀的笑容。

(待續)

2020年10月23日 星期五

龍潭村第四次大掃除 新人參與帶來更多鼓舞

#姊妹電台FM105.7 姊妹新幹線 每週六上午7:00-8:00 

#社區能比總統更偉大

#社區大掃除


龍潭村第四次大掃除

新人參與帶來更多鼓舞

主持人:阿凱

來賓:黃詩媛(龍潭村長)、許金順(龍潭村民)

龍潭村自去年實踐參與式預算以來,被普遍討論並且持續推動的兩大社區需求是「社區共餐」及「社區大掃除」。經過挨家逐戶訪談及村民們多次的討論與凝聚意見之後,從去年八月份至今已辦理四次社區大掃除,雖然每一次的參與人數多寡不一,但每一次的大掃除都不斷地、持續地累積、凝聚社區力量。


除了社區環境垃圾量明顯變少之外,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也變得更密切,因為彼此都漸漸感受到「同心為社區」的美好感受,不再因感到悲觀或孤單而選擇放棄,反而能在日常生活中自發地設想自己能夠參與的方式,過程中,相互帶動參與的動力與責任感,除了社區環境變整潔之外,社區也熱鬧了起來。

這些轉變,是如何發生的?經過四次社區大掃除,村民們在心境上、想法上、行動上又有甚麼變化?來聽聽黃詩媛村長及金順大哥怎麼說!


影片觀賞:

(第一段)https://youtu.be/CWn1tjePzHs

(第二段)https://youtu.be/NBQOBZ15WZ0

(第三段)https://youtu.be/3iUM25QCh60

(第四段)https://youtu.be/9aN2Wts9Nfo

延伸閱讀:

社區大掃除與「參與式預算」有何關聯?—咱不再因為孤單而悲觀

龍潭村展開2020新春全村大掃除

幸福行動學 「社區大清掃」掃出共事的想像(下)

幸福行動學 「社區大清掃」掃出共事的想像(上)

參與式預算讓阮庄活起來 --記全台首場參與式預算成果共享會(二)

參與式預算真的能讓村民一起當村長嗎? --記全台首場參與式預算成果共享會(一)


2020年10月22日 星期四

歡迎來到「參與共和國」 —龍潭村首辦跳蚤市場記(下)

 #阮老師的龍潭觀察筆記

 

歡迎來到「參與共和國」

—龍潭村首辦跳蚤市場記(下)


圖文 / 阮桃園(東海大學退休教師)

開始蒐集物資

  此後共歷時二個多月、隔週一次委員會的討論:拿出來的東西要整理過,衣物,填充娃娃要清潔過的,乾淨的。

  捐贈物資行動真可說是如火如荼的來自各方,純樸的農民們,原來多有個好習慣、好本事,把暫時不用的東西都封存得好好的,多風沙的濁水溪流域,四處很容易積沙塵,但是打開包裝,裡面物品都完好如新。

 

年輕村民黃靜如家提供鞋子、血壓機等物品

 

黃堃榮捐出他種的葫蘆。

 

食堂志工美雲向親家、朋友多方蒐集而來的物品

黃甘舉家提供買來但沒用過的陶瓷電鍋。

後車廂塑膠袋內的衣物,是百貨公司周年慶剩餘物資。


識字班開始教認、寫「跳蚤市集」相關的字詞

  整理與布置

  黃泉自告奮勇地,一馬當先的參與著;

 


十月二日,龍潭村首度跳蚤市集日


 

鈺璇顧的童玩攤居然很快清空

 

鄉土美食區、時尚區,一律10元

 

今日顧客有三分之二是旅外返鄉者。

 

阿嬤說:這雙鞋漂亮又划算,孫說:太硬了。無奈放棄。

張亨幃買四件才花40元,太太高興。

 

 

 

  選在中秋長假舉行村中首度跳蚤市集,返鄉與留鄉人共度一個充滿尋寶樂趣的上午,除了營收很不錯,應該可以為大家留下一個新鮮美好的家鄉記憶。

  秋節假期,正逢蒜頭、洋蔥栽種農忙期,不會有機會帶兒童去遊樂區,節儉成性的農民更不興逛outlet購物節、週年慶。

  但是在龍潭村所留下一頁又一頁,集思廣益關懷鄉里的記憶,應該更富於開創性樂趣吧?


龍潭會永遠「共好」?當然!

  這是每個龍潭人一生的事。

  10:30,跳蚤市集準備收工囉!農村人,其實最準時、有效率。

  竣彥與秉勛卻發楞起來:「甚麼時候還可以再一次?」

  市集過後10月8日的例行會議,針對《共好促進協會》的行動做檢討。

  商量的過程最重要,要練習:有問題就面對面協商,讓大家看見彼此的生活智慧,凝聚起來就是巨大的力量。

  所以,每兩週一次的例行會議,村長已退為一般與會者,總幹事王俊凱主持也只是階段性,常態性必須是:由每位村民輪流主持。行不行?「會駛!嘸問題啦!」讓龍潭更偉大。

  出席例行會議的人越來越踴躍,加油啦!


※作者簡介※

東海大學中文系阮桃園老師,在教學生涯中,始終主張創作者必須到社會的第一線,通過實際的採訪、體驗,更能寫出貼近社會的文學作品。為此,不僅多次通過課程設計,鼓勵、帶領學生們參與、採訪許多台灣農村現況,更力主東海大學文學獎應開設報導文學項目,積極協助、輔導學生自辦的報導刊物<東海成報>,對東海大學校園暨週邊環境都發揮了顯著的影響力。

今年新春過後,「從教學現場退休、公民參與不曾退休」的阮老師拜訪了龍潭村,並且認識了龍潭村這群可愛的村民與共餐自治委員們。在瞭解參與式預算帶給村民們的潛移默化後,阮老師也經常到龍潭進行田野調查,透過親身的調查、參與,瞭解在參與式民主的實踐下,龍潭村會又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2020年10月21日 星期三

感謝1-10月捐款者

為持續推動參與式預算,本會2020小額募款目標:100,000元,已經達標,歡迎各界持續捐款,協助我們繼續前進。





歡迎來到「參與共和國」 —龍潭村首辦跳蚤市場記(上)

 #阮老師的龍潭觀察筆記

 

歡迎來到「參與共和國」

—龍潭村首辦跳蚤市場記(上)


圖文 / 阮桃園(東海大學退休教師)

在「參與」中甦醒的生命力!

  將近兩年來的龍潭村,在與《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合作下,除了每週、五日共午餐,陸續增加樂齡課程,不定期大掃除等集體參與公共事務後,已逐漸在村民的生活中產生了變化。

  特別是因為高齡,或車禍、病痛而無法「做實」(務農)的孤寡老者所帶來的變化最明顯。

輕度失智者,不孤獨更自由

  輕度失智、獨居,終日在村中「四處走走」的自由派黃泉,已習慣於每天上午進活動中心,順便捎來一把自家庭院生長的,或從收割後田地上殘留可供人自由撿拾的蔬果,今天帶來的是一把蔥,共餐志工正需要。

獨居營養不良者,如今很不一樣了!

  九十一歲、曾因節儉過度營養不良,需扶著牆壁走的黃甘,在營養均衡的共餐數月後,已可提垃圾等垃圾車,為畫畫班作品而複習寫自己名字。

  黃甘由族人黃至祥牽扶進來午餐,像不像「走秀阿嬤」?

村童們在參與共餐後—

  歷經二個月的暑假共餐時光,與族親長者更親了。

  今天蒼蠅怎麼特別多?竣彥受至祥叔叔之託,幫忙拍打,讓老人可以輕鬆坐。

  黃婉甯與黃烏藤雖是族親,但是只有參加樂齡課才有機會這麼親近。

琇意與黃甘阿嬤也是。

我們,更有信心不自卑!

  從每天共餐簽名到識字班,除了讓大家老來如小學生般天天練習寫名字,認、寫字也建立了信心。

  從五月開始至今才二十餘堂課,學員已能夠一次接受「八個字,語意較深」的內容。但他們幾乎全未有機會踏進學校教室,至今已超過六十歲的農村老人,老而彌堅,他們當之無愧了。

我們攏超讚的啦!

  每週一到週五、九點到十一點的龍潭村活動中心,要在二個小時內,完成樂齡課程、備餐、準時共餐等,已經有夠緊湊,何況還會有突發狀況例如;停電(6/16)、停水(7/22)、廚房志工請假過半又逢蒼蠅大發生(8/28),但都難不倒這群在農村經歷超過半世紀歲月鍛鍊的人。

  每一天早晨,都是這樣開始的,洗菜志工缺人手時,遞補者也頗踴躍。即使是「九一八」這一天發生的震撼性、戲劇性狀況,也一樣。

  九月十八日上午第一班志工到來時發現:鐵捲門無法開啟!電容器保險絲在前一晚舉辦的觀賞電影會之後燒壞了!師傅九點二十一分才到達。創意繪畫課程延到九點四十五開始。

保險絲燒掉門開不了,就走偏門!

  遇阻礙,參與的人就越多,似乎總是要讓一切該進行的,如期完成的農民習性。

  樂齡美勞課規劃得人人易做有成就感

  「阿嬤,沒電門不能開,請走偏門。」

   YA~電修好了,門拉起了,開心來吃點涼的吧!

  開心,唱歌

  主菜也好了,十一點,準時開飯

  電力於十點十三分修復,在這期間備餐,創畫課,唱歌等活動完全照常進行,十一點,準時開飯!這群看似已氣衰無力抱怨的人,卻展現行動上的效率與果斷力:遇困境,抱怨給誰聽呢?一齊克服它就是。

除了大掃除,還可以辦甚麼大型活動呢?

  要讓村民養成共同參與的習慣,集體活動要做多樣化設計。

  《龍潭村共好促進協會》陷入思考,村長提出「跳蚤市場」的構想,委員們同意「不妨試試。」「讓大家把家中放很久用不上的東西可以清一清。」「我這個老人可以捐出來。」。「要人照顧的小孩不要捐嘿。」大家笑呵呵,那天,是七月十六日,共餐自治委員們破例暫把農務擱一旁,延長討論時間,最後決定辦村裡首次跳蚤市集,日期選在中秋節隔天,售出所得當作共好協會公基金,以推動龍潭村各項公共事務使用。


※作者簡介※

東海大學中文系阮桃園老師,在教學生涯中,始終主張創作者必須到社會的第一線,通過實際的採訪、體驗,更能寫出貼近社會的文學作品。為此,不僅多次通過課程設計,鼓勵、帶領學生們參與、採訪許多台灣農村現況,更力主東海大學文學獎應開設報導文學項目,積極協助、輔導學生自辦的報導刊物<東海成報>,對東海大學校園暨週邊環境都發揮了顯著的影響力。

今年新春過後,「從教學現場退休、公民參與不曾退休」的阮老師拜訪了龍潭村,並且認識了龍潭村這群可愛的村民與共餐自治委員們。在瞭解參與式預算帶給村民們的潛移默化後,阮老師也經常到龍潭進行田野調查,透過親身的調查、參與,瞭解在參與式民主的實踐下,龍潭村會又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從走春拜年到作伙過節, 一起讓農村家鄉更黏人!

  #雲林縣東勢鄉龍潭村 #邁向社區民主自治共同體 #作伙運動 從走春拜年到作伙過節, 一起讓農村家鄉更黏人! 文◎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把握春節假期,終於有機會認識到長期旅外之村民朋友 過去每逢農曆春節,敝協會在東勢龍潭村的駐村伙伴們也和大家一樣返家過年,但今年,我們做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