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圈圍坐民主討論(一)
編按:在龍潭村的參與式預算實踐過程中,由於希望營造一個讓每位居民都能夠在討論時互視、環視的環境,因此我們嘗試在社區民主討論會上,以所有居民形成一個大圍圈的方式圍坐討論,取代過往各地參與式預算常見的「先分組討論、分組報告後再綜合討論」,或者村里民大會常見的有講台的演講式討論模式。那麼,為什麼我們認為營造這樣一個討論環境是重要的呢?
居民不互視,可能相互重視發言嗎?
可能相互認真傾聽而理解嗎?
文/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5月22日龍潭村參與式預算中壇聚落民主討論會。
當我們和他人說話時,通常眼睛都會看著對方,這是因為我們尊重對方、希望他人能清楚聽見我們表達的意思,並且,也想知道他人聽見我們的說話內容時的反應。相對的,我們也是如此對待他人的,尤其在我們對待不熟識的人時,更是如此,因為我們想同等表示對對方的重視,想要多認識對方,想要進一步準確理解他人的說話內容。
因此,「互視」即是相互尊重、相互重視的基本條件,並且,僅僅只是相互重視的第一步,僅僅只是相互重視的必要條件之一。
這是為什麼聚集民主討論會時,必須採「圍圈坐」的原因。眼睛看著對方,才有可能將專注力放在對方身上,才能夠因專心而提升對他人發言內容的理解程度,才有機會更進一步準確理解他人對討論主題的態度及觀點。有了這樣交流的過程,彼此間越來越熟識,因熟識而更能夠理解對方的話語或弦外之音。
因此,唯有居民互視,才有可能相互重視發言、因專心傾聽而理解。秉持著「擴大參與」原則的參與式預算聚集民主討論會,也唯有「圍圈坐」的民主討論方式,能逐步往「擴大參與」的目標前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