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老師的龍潭觀察筆記
參與,一個都不可少—
龍潭村樂齡優先學習七月二十四日《學做芋圓》記
文 / 阮桃園(東海大學退休教師)
今天樂齡學習優先中心的課程是「教你做芋圓」。一開始就是挑戰;天降大雨,九點預定開始的時刻,只有田地已由兒子接手的吳塗樹夫妻能如期來到,加上共餐廚房已完成自己份內工作志工加入,課程準時開始。
考不倒的師父!
「來,因為廚房人手缺一須我填補,阿伯阿姆先看一下教學影片。」,村長有效率的調配下,志工前一天就備好影片投放出來,但是,「有字幕沒有聲音,看嘸!」啊,忘了眼前學員是,一生未曾進教室,都是從野台戲,廣播電台—聲音傳播—接收訊息的農民。
缺母語配音的芋薯圓教學you tube,讓長輩像鴨子聽雷,但是考不倒師父啦!
立刻搜尋有影音教學的,但是,「像鴨子聽雷,聽嘸!」,因為配音不是村民的母語。不過,畢竟是下廚幾十年,掌握食材的底蘊夠厚,聽嘸、看嘸,稍微看看便掌握要領。
今天,她必須一直轉檯
她,手腕上貼布下是剛剛的燙傷,繼續炸芋薯圓,洽公,常轉檯到廚房當志工
從廚房「轉台」過來的村長宣布,今天人少、經費多,所以加碼一項炸糯米糰」,「請大家先戴上手套、口罩」,聽村長講解過,5分鐘後便見到大大小小2、30個豆沙糯米糰,等待下鍋炸囉!村長匆忙中遭熱油潑灑到,「趕快去冰塊敷!」眾人立刻接手, 20分鐘後,經過運用村長在家製作的半成品,參考影片教學,炸糯米糰、薯圓、芋圓,薑糖薯芋圓,一一端上檯面。
此時,大雨漸停歇,在各自的農地完成稻田淹水,鋤草等每天預定的工作後,陸續加入,突然傳出歡呼聲,是笑咪咪的黃烏藤來到,「伯仔,你怎麼不早點來?咱攏足愛聽你講笑詼(ㄎㄨㄟ)。」
很快地,每人都可以分到一小碗,很快地,台灣鄉土甜點芋薯圓分食完畢。沒有人會在意,今天的芋薯甜湯缺了最佳搭檔:剉冰(臨時買不到)。歡喜就免計較。
當歌王遇見歌后
「阿伯阿姆不能吃太飽,午餐很彭派哦。來唱歌、來唱歌。」,此時廚房志工把葷素午餐,一一上桌,罩紗罩,距11點開餐還有半小時,趕緊脫離廚房熱區,加入有風扇的歡唱區。
今天的歌王與歌后代溝出現,風度有夠讚
而此時烏藤伯漸感落寞起來,只點唱兩首,就默默收起媳婦為他謄寫的歌本,準備回去跟從農地回來的老伴午餐,他考慮以後跟妻子加入共餐,讓辛苦下田回家的老妻可以直接享用營養均衡的四菜一湯。
大雨等嘸人,缺志工,教學影片配音聽不懂,消暑甜湯缺大配角:剉冰,唱歌時間太短造成「向隅之憾」,發生油燙傷意外等等,今天是「諸事不順日」?
但是,對於一生都在面對生活磨練的農村老人而言,這些似乎根本微不足道,邊準備有分葷素的50多人份午餐,邊玩活動,所有的困境都可以被突破,圓滿完成。
天雨等嘸人
一小時後,是誰扭轉了局勢?甘嘸是你,每一個人?
龍潭村明天要更好,你我他都要參與不可少
高齡化、人口外移嚴重,被視為荒村的龍潭,人們原本過著原子化的自我封閉式生活。如今在參與式民主協會與雲林縣東勢鄉龍潭村共好促進協會奮鬥不到一年的時光,有了明顯變化。
共餐時光 有新人加入
待突破的瓶頸就是,人們必須從原本動機是「僅僅只是為了挺村長」,提升到「為了肯定自我」、「為了社區共好」而做,聚會動機必須從「不差我一個啦!信任委員們說甚麼都好,我沒有意見啦!」,進化到「不行,差我一個意見,結果就很不一樣。」鼓勵老人將積累一生的經驗能量,自我釋放出來,是協會下一階段要突破的目標。
※作者簡介※
東海大學中文系阮桃園老師,在教學生涯中,始終主張創作者必須到社會的第一線,通過實際的採訪、體驗,更能寫出貼近社會的文學作品。為此,不僅多次通過課程設計,鼓勵、帶領學生們參與、採訪許多台灣農村現況,更力主東海大學文學獎應開設報導文學項目,積極協助、輔導學生自辦的報導刊物<東海成報>,對東海大學校園暨週邊環境都發揮了顯著的影響力。
今年新春過後,「從教學現場退休、公民參與不曾退休」的阮老師拜訪了龍潭村,並且認識了龍潭村這群可愛的村民與共餐自治委員們。在瞭解參與式預算帶給村民們的潛移默化後,阮老師也經常到龍潭進行田野調查,透過親身的調查、參與,瞭解在參與式民主的實踐下,龍潭村會又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