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4日 星期三

社區民主自治共同體之「參與視角」─ 如果有部份居民不參與社區公共事務,會怎樣?

  #參與式預算的民主實踐

  #社區民主自治共同體的「七大視角」


  本會致力於以重建「社區民主自治共同體」為目的之參與式預算實踐工作。透過周而復始的挨家逐戶訪談、聚集民主討論會以使居民對社區事務保持知情、並不斷提高全體居民的知情度與參與度,藉此持續凝聚社區,以逐漸破除「各過各的」之原子化生活,重建人人皆認為自己與他人為相互依存關係、社區居民間能夠相互關心支持、群策群力共同解決社區問題之「社區民主自治共同體」。


  不過,若要完整闡介、具體說明「社區民主自治共同體」之概念,需透過以下七大視角:「參與之視角」、「自治之視角」、「全人之視角」、「倫理之視角」、「權力之視角」、「經濟之視角」、「人與物之狀態之視角」切入,才能說明完整。因此,接下來,將分別透過上述之七大視角,逐一書寫為系列文章闡論之。


社區民主自治共同體之「參與視角」

─ 如果有部份居民不參與社區公共事務,會怎樣? 


文/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首先,本文先分享「參與之視角」。人人參與是實現社區民主自治共同體所不可或缺的基石,那麼,反過來說,請大家試想:若長期有部份居民不參與社區公共事務,會怎樣?


  當社區事務只要有部分人不參與,必然會造成分化、對立,甚至居民間互相仇視、老死不相往來的結果。


  因為,如果只有部分人參與社區公共事務,久之,未參與之居民必然因為不知情而沒辦法了解社區公共事務的進度,也不曉得自己可以以何種方式參與或反映意見,長期來說,除了讓居民的參與動力逐漸削弱最後放棄參與之外,居民間必然因為交流少、幾無來往而生疏。


  更重要的是,即使參與者再努力,當有部分人長期不參與,,那麼做出的決定必定無法符合、滿足總體的需求,社區公共事務必定無法因人人參與而獲得有效的改善,相反地,反而逐漸惡化。「未參與者」會因不滿現狀而批評、抱怨「參與者」所做的決定及努力,「參與者」認為自己做到流汗,卻讓人嫌到流涎。


  這是社區普遍存有的現象,當社區只要有部分人不參與,「參與者」與「未參與者」間必然無法同理彼此,集體無法共同了解社區需求的總體樣貌,也就無法共同形成解決辦法的共識,逐漸累積人際矛盾,社區開始分化,甚至可能相互仇視、老死不相往來,如此,便與社區民主自治共同體的目標背道而馳,且越來越遠。


  因此,唯有不懈怠地邀請「全體居民」參與,才有可能實現社區民主自治共同體!因為「參與」才有可能對社區公共事務保持知情、保持關心;因為「參與」才可能了解他人想法、相互交換意見、打開更多想像,並累積持續參與的信心;因為「參與」,了解解決問題的困難點、集思廣益、共同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參與」,持續群策群力地討論問題、不斷修改作法,以改善更多社區問題。


  綜合上述「參與」帶來的好處及效果,逐步累積、實現「人人參與」的目標,以重建社區民主自治共同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咱如何作伙追思社區已故長者?

  #雲林縣東勢鄉龍潭村 #邁向社區民主自治共同體 #作伙運動 咱如何作伙追思社區已故長者? 圖文/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日前,我們咱敬愛的一位龍潭村長者享頤壽過世,我們為了懷念他、向他學習,好好地感念他,作伙辦了一場追思會,希望能透過這個追思會回顧咱社區長輩的一生,並總結出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