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6日 星期一

唯民主建立規則,交工始能成團

 #農業交工

#放伴文化


唯民主建立規則,交工始能成團

 

文/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為何少數人的交工難以壯大


  其實,交工的人數與規模越大,交工成效益就勢必越大,但我們常見的交工除了規模極小之外,也都存在著容易軋然而止的不穩定狀態,所以,我們首先需要具體分析農民之間的互助關係為何無法發展壯大?以及為何無法穩定?


  我們常見的交工互助規模,通常只有兩三個人,所以當各家該期的農作物幾乎一模一樣時,也就造成農忙期極有可能撞在一起,當你忙我也忙,就比較難以發展交工,而且,就算好不容易協調出彼此較能配合的時間,也可能因為勞務分配不均、勞務合作過程有習慣差異導致摩擦,或是其他因素所致之人際糾紛等等,都可能讓交工無法茁壯甚至終止,這樣就會讓交工互助在增進勞動效益方面極其有限;此外,因為只有兩三個人的交工,通常都是既未文字化也不明確的相合關係,僅憑默契與機緣構成。


  若想積極解決上述讓交工狀態不穩定的因素,有兩個方式:一個是擴大交工規模,因為只要交工團人數夠多,就相對能協調出能配合彼此的時間;一個則是透過集體民主討論,協調出大家都同意並能接受的「共好」規則與規範,除了能避免糾紛而陷入「合則來不合則去」的消極心態,更因為將這些原則與規範文字化,便於日後討論修正與遵行,也才能迎來大規模交工之互利共好。


建立民主討論的必要性


  如過往所述,「交工互助為農民的基現實需求」,除了能省時省力,還能避免減少因為雇工而損失的經濟收益,所以,我們才會主張倡議應該積極發展交工團,然而,我們也不諱言,當交工成團人數越眾時,基於每個人想法觀念與工作慣性的不一致,所產生的矛盾與糾紛也勢必更多,這才需要一套大家都能理解接受並有共識的民主規則與規範。


  但是在面對矛盾與糾紛必然產生時,我們也能樂觀分析,若參與交工團的人數來到十個甚至更多,大家就相對願意更理性地,站在互利共利的長遠利益考量下,同意在初期多花點時間進行民主討論,並共商合作原則,因為唯有這樣做,未來在互助合作上才會減少衝突糾紛,才不會輕易解散,這對於集體的長遠發展是有價值的且更有助益,而且是絕對必要的!

唯民主討論,才能擴大交工隊伍


  此外,除了已經參與交工者之外,也必須透過民主討論建立交工互助規則,才能讓已交工者真心樂意未交工者參與,因為規則與規範已被建立,就不會產生要與新加入成員辛苦磨合重新來過的過程,同樣地,因為規則與規範相對成熟,也讓尚未參與交工者也比較有基礎有信心樂意加入交工團隊。當然,這些所有的原則與規範在未來都是可以持續被調整修正的,因為大家不只是相信交工有好處才加入,也是在這過程體會到民主討論的實質好處,交工團才有壯大的基礎,簡言之,唯有民主共商交工規則與規範,才能使得交工能成團且茁壯,並基於共利長久維續之!

 

(全文完)

 

延伸閱讀:

復興交工運動, 是邁向無田埂農業生產合作社之過渡與奠基!(上)

復興交工運動, 是邁向無田埂農業生產合作社之過渡與奠基!(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為何唯有村里長方能帶頭落實防疫?(下)

  #社區需求如何解決? #社區大有為 為何唯有村里長方能帶頭落實防疫?(下) 文/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本文《 中篇 》 (https://yulinpd.blogspot.com/2024/04/blog-post.ht m)裡提到,即使村里長已最大程度使每位社區居民都能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