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財政復健之路:參與式預算
——《民主新號角響起,誰衝鋒?》(一)
自從參與式預算在台灣掀起潮流,常有人提出一類疑問:「參與式預算立意雖好,但許多地方政府財政狀況並不理想,若貿然推動,是否增加地方政府的財政負擔?」
這類疑問有多常見?不久前,連雲林縣長李進勇也曾表達類似的疑慮。但事實上,實踐參與式預算絲毫不會增添地方政府的財政負擔。因為,參與式預算的經費雖來自政府預算,但地方政府其實未必需要額外編列預算項目,可先將既有預算的運用方式改為「由基層人民集體討論、經民主程序決定具體運用方案與優先順序」來實施。
若以一般人的家庭生活為例,就像是將家中柴米油鹽與日常用品的採購事務,從「某個人費心張羅」改為「全家一起出主意」,不但不需要因此增加家庭開銷總額,反而能因為集思廣益,激盪出更能看緊荷包又兼顧生活品質的聰明消費方案!
參與式預算的妙效正在於此:即使家人之間親密相知,採購者仍然難免買下「看似需要卻用不著」的商品器物、無法保證每筆消費都花在刀口上。用同樣的道理來看政府預算就不難想像:若能由基層人民直接討論凝聚出預算運用方案,再將共識交付政府執行、人民持續監督,不但大幅減少預算浪費,同時也是按照基層人民的真實需求來解決問題,直接提升了預算運用的效益、無形中讓雲林縣的財政體質踏上復健之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