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俊凱(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總幹事)
龍潭村今年的參與式預算實踐雖然暫告一段落,然而,因社區大掃除與試辦共餐而初步凝聚起來的志工鄉親們依然士氣高昂,甚至有好幾位志工主動詢問村長「什麼時候可以開始籌備明年的共餐?」。於是,村長在11/11晚上再次召開了一場無比精彩的志工會議。
這場志工會議之所以精彩,不在於樸實無華的議程內容——所謂的共餐籌備會,無非就是討論「如何確定報名人數、縣府補助規則與收費標準、如何採購備料、如何安排志工人力」等各種事務,並無特異之處。這場會議真正的精彩之處,其實來自於志工鄉親們「看待會議的態度」出現了鮮明的躍進。
回想七個月前,從四月初召開第一次參與式預算說明會開始,有好長一段時間,龍潭村的社區會議都是這樣的狀態:出席人數雖然不少,多數人卻總是姍姍來遲;儘管松霖和阿茶都會提早到場把桌椅座位佈置好、擺上村長準備的茶點,但抵達會場的村民也都會站在門口觀望不願就座,必須由松霖和阿茶一而再、再而三地半催半請,才會慢慢入座;入座後,更有不少村民整場會議都不發言、也很少主動與其他人交談互動。
「就跟你說吧!誰會那麼重視社區會議?鄉下地方很難改變的啦!」過去,每次看到這樣的景象,這類酸溜溜的聲音就會浮現,在深深的腦海裡嘲諷著我。
然而,在這次的志工會議,我親眼見證到,短短七個多月的時間,龍潭村的志工鄉親們看待會議的態度,發生了何等驚人的劇變:
在半年多前,「靠LINE群組召集會議」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夢想。然而,在會議前一天,村長剛在群組中徵詢開會時間,啟瑞大哥馬上就回答「+1」,相較於過去總是扮演「藏鏡人」、因為工作忙碌而很少出席會議的狀態,啟瑞大哥等於是在會議開始前就預示了這場會議將有多麼精彩。
想要讓偏鄉農村不再冷清死寂?要鼓舞阿公阿嬤參與社區事務、甚至把社區公共事務當成自己的事?以前,我也覺得很困難。但是親眼見證龍潭村在會議方面的迅猛變化後,雖然仍不敢誇口說容易,但我已深信,透過實踐參與式預算來打好基礎、創造機會條件,改變農村風貌、讓阿公阿嬤重獲新生,絕對不是遠在天邊的口號理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