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5日 星期二

獨居增長成定勢,台灣該如何因應?(上)

 #落實民主深化 #參與式預算


獨居增長成定勢,台灣該如何因應?(上)



文/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根據衛福部2019年的調查發現,15到64歲的婦女獨居比率,相較往年已增加4.3%,約36.6萬人,其中以離婚或分居女性獨居比例最高,此外,相關調查數據也顯示,65歲以上女性獨居比率高於男性3.8%,雖然女性較為長壽,對於此數據有所影響,但更值得關注的是,整體社會不婚人數不斷攀升,在不久的未來即將高達四分之一,也就是說,除了離婚分居因素,不婚的比例提高、生育率急遽下降,都更直接導致未來的「獨居」上漲趨勢。

 

  說到獨居,許多人或許會覺得這純粹只是個人選擇問題,畢竟獨居又不犯法,若沒有機緣找到適合的人共同生活,也許獨居能更自在愜意些?像是之前所提及,離婚或分居的女性獨居比率提高,相信就與過往婚姻生活受挫、覺得獨居會更好,有直接的聯繫關係。誠然,獨居看似既不影響他人,也看似沒有影響社會治安的問題,那為何會需要我們進行關注呢?

 

  因為人終究是群居動物,獨居會給人有寂寞感,有家人需要照顧扶持,自己也會更有存在感,而且,人總有身體不適或面臨健康危機的時候,這時候有人從旁關心照料,恢復健康肯定會更有效率。而近來媒體頻頻披露獨居死亡案例,足見獨居在安全與身心健康的高風險。即使不婚或獨居的趨勢,沒辦法快速直接從外在大環境逕行改變,這也不表示我們不需要身邊的人給予關懷。

 

  其實,每個人所身處的社區,就能有替代家庭的部分功能,比方說,我們能與社區鄰里培養家人般的感情,彼此相互照料守護,而且,社區的公共事務遠比家庭複雜許多,有很多我們能溝通互動的空間,在討論社區公共事務時,我們不僅能獲取新知,也能刺激許多想法的產生,更有甚者,透過彼此合作協力,共同改變社區現狀,除了增加自己的社會貢獻感,也能讓社區集體都能過得更理想舒適。

 

  透過參與式預算,增加鄰里間的信任關係,打造社區民主自治共同體,讓狹義的家庭轉化為社區大家庭,不僅人人都能擺脫孤寂感,也能在社區中彼此照顧守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為何唯有村里長方能帶頭落實防疫?(中)

#社區需求如何解決? #社區大有為 為何唯有村里長方能帶頭落實防疫?(中) 文/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原子化之防疫行動,必仍到處都是防疫破口! 本文《上篇》(超連結)裡提到,唯有村里長才具備足夠的威望、公信力、影像力,方能帶領整個社區總動員,最大程度使人人深刻認識共同參與登革熱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