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東勢鄉龍潭村
#邁向社區民主自治共同體
#作伙運動
龍潭村灌肚猴(蟋蟀)趣談
文/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灌肚猴,是台灣農村的日常娛樂,在生產未社會化之時期,對某些人來說,蟋蟀也是重要蛋白質來源。
對於目前正值學齡時期的龍潭村小村民,雖依舊生活在農村,卻大多沒有灌過蟋蟀,因隨著時代變遷,人與自然的關係日漸疏離。偶然在一次的泡茶聊天閒談之際,老一輩的村民聊起童年趣事、聊起灌蟋蟀一事,我們遂漸漸認為灌蟋蟀可以發展為「老中青幼」四代共玩的日常活動。
由於參加的小村民尚處在「好動、活潑」階段,因此,事前與小村民一起討論公約以確保安全是很重要的過程,諸如「勿潑水至他人身上」、「要分工合作」,果然,事後檢視,有討論這個公約,對整個活動的進行順利起到很大的作用。
由於目前大多數孩童幾乎鎮日與3C為伍,已與自然日漸疏離,因此,灌蟋蟀對他們來說很有吸引力、有趣,多數孩童皆非常認真且有耐心地一次次裝水、灌蟋蟀,靜靜地等待蟋蟀跑出來。
灌蟋蟀過程中,有村民分享,過往龍潭國小有辦過灌蟋蟀比賽(約二十多年前),灌完後馬上煮來吃,又是一段趣聞,若不是有這次活動,筆者也不知道原來龍潭國小曾經辦過這麼有趣的比賽!
雖然最後只抓到五隻蟋蟀,不過這也不打緊,畢竟在農藥橫行的大環境下,還能抓這麼多隻也不容易了。且即便有些孩童沒抓到蟋蟀,也透過這個過程跟自然更親近了,也跟鄰居更熟識(村民們彼此原本幾乎皆不相識),更有「革命情感」、感情更好了。
(全文完)
延伸閱讀:
※為偏鄉長者打造更安全的共學環境, 需要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