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5日 星期五

【讀者投書】我是棒球迷,但棒球不是全民所需(一)

【讀者投書】我是棒球迷,但棒球不是全民所需(一)

作者:張守義 斗六市民
【讀者投書】我是棒球迷,但棒球不是全民所需(一)
斗六棒球場是國際標準規格,可惜賽事不多,使用率低,維護清潔費用遠高於場地租金,縣府入不敷出。(圖片來源)

  我曾是棒球校隊,現在仍然是棒球迷,曾經認為大型棒球場是每個進步的城市不可或缺的,是代表一個城市有無重視體育的重要象徵與指標,但是看了【基層市民需要大型棒球場嗎?】這篇文章後,讓我開始反省運動的意義究竟為何?回到根本,運動最初的目的只不過是維持健康的身心,但如今,運動有很大一部分被界定為一個個職業化、表演化、競賽化的體育項目。若要不離運動之本質與初衷,運動項目就會是門檻低、花費之時間金錢少,男女老少都適合做的運動,謂之全民運動。
  因此,我突然有了以下體悟:「我個人鍾愛的運動,不一定是基層人民普遍需要的,也不是一般市民有能力有條件參與的!」

棒球各式門檻高 非全民運動
  棒球,雖號稱國球,但由於其技術門檻、經費門檻、設備器具門檻、場地門檻過高,絕非一般常民所能輕易跨過,因此其實並不普及;筆者分析如下:
技術門檻
經費門檻
場地門檻
高,棒球是一種十分危險,需要高度敏捷的運動,能夠打棒球的人少之又少。
20萬(註1)

練習球衣 500*2
比賽球衣 500*1
手套約 2000元/人
捕手護具 5000元*2套
練習的球棒 3000元*10支比賽的球棒 8000元*5支

棒球,50元*500顆
膠釘球鞋700*2

壘包 1000元

以上皆為消耗品
1.5公頃(約1.5個國小操場)

花費:
紅土50萬
整地50萬

棒球場不只面積大,還要加上紅土、草皮養護等成本。打棒球最怕土不平、草不齊,否則不但會產生不規則彈跳,影響比賽公平性,還會對選手造成嚴重的運動傷害。

  綜合以上可得知,棒球確實非常民所能及之常態性運動。

※註1:資料來源,以15人之棒球隊作為估算依據,這還是25年前的資料,25年前業餘愛好者成軍就需要近十萬,如今萬物齊漲,成軍費用恐怕不只是翻倍的20萬,若是學生科班棒球隊,所費更是不貲,以青棒強權為例,一年所費約上千萬。
  本文各項數據,都還未考慮通貨膨脹所帶來的估算誤差,及徵收土地費用,若再計入此變因,各項成本不只如本文所分析的那麼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輪廚共煮,作伙呷百二

  #雲林縣東勢鄉龍潭村 #邁向社區民主自治共同體 #作伙運動 輪廚共煮,作伙呷百二 圖文/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輪廚共煮?甘有可能?!」 這很可能是大家讀完標題之後,第一個最直覺的反應。「阿公仔要煮鹹,阿媽仔要煮淡,二個相打弄破鼎,弄破鼎」、「一個廚房容不下兩個『女人』」,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