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參與式預算實踐中,最常被詢問的問題是應怎麼規範「參與式預算的參與年紀」?有人主張,即便是參與式預算,應該也要具有投票身份的公民才有能力參與;有人主張應該順應投票年齡下降的潮流,將參與年紀降低到十八歲;有人認為應比照紐約參與式預算14歲以上就可以,以鼓勵參與替代年齡審查。
這些不同的主張與意見,各有各的道理,也各有各的民主想像,在投入實踐前,的確困擾了我們很長一段時間。但當我們啟動參與式預算,在實踐現場面對各個不同年齡層、參與條件的村民時;當我們思考推動參與式預算的目的,就是要讓村民從各過各的生活到願意一起面對社區的共同困境,甚至重造民主的社區共同體時。突然,這個困擾瞬間有了答案!
今天的電子報內容,就是龍潭村參與式預算的實踐工作者阿茶的觀察與思考:
#龍潭村參與式預算進行中
參與式預算之民主魔力,
小學生也凍袂條!(上)
文/阿茶(龍潭村參與式預算實踐工作者)
為了今年龍潭村的參與式預算實踐,我們持續進行挨家逐戶訪談。幾天前的一個午後,正訪談著的一位阿嬤要我在家裡等他載孫子們放學。阿嬤回來後,孫子們也加入我與阿嬤的對話。他們是去年也有參加社區大掃除的小朋友們,一位11歲的姐姐黃鈺璇及一位9歲的弟弟黃秉勛,對於每天居住的龍潭村,他們有自己的觀察,也能對社區需求表達看法。
我問阿嬤「您認為社區是否需要定期大掃除?」,在旁的姐姐鈺璇很快地回答說:「我覺得需要,現在就需要掃了,因為水溝有很多垃圾,而且前陣子廟會,路邊有很多鞭炮紙屑」,阿嬤擔心孫女的意見變成別人的「清潔工作負擔」,連忙說:「囝仔人,不要亂講話」。
我和鈺璇說:「哇!你都會觀察社區環境喔!為什麼?」鈺璇說:「自從上次大掃除之後,我就開始會注意路邊有沒有垃圾。」我說:「太好了,那我等一下也要訪問你喔!」
其實,挨家逐戶訪談時,常有機會遇到家中成員有不同意見的情形,雖然大家都知道「每個人有不一樣的想法」,但當真的有不同想法時,我們不一定願意將不同意見表達出來。
比方說,當我繼續問到阿嬤「覺得社區舉辦慶生會好嗎?」時,阿嬤說:「這我也不知道怎麼說,這我不能有意見」,阿嬤態度堅定地不願意再多表示意見,我接著詢問鈺璇的想法,鈺璇搖搖頭,感覺好像有話要說,我問:「是覺得不需要還是不知道?」,鈺璇說:「不知道」,我說:「那你覺得社區的老人們需要慶生會嗎?」鈺璇很快地回答說:「需要!我其實覺得阿嬤也需要,阿嬤都幫我們過生日,但我們都沒有幫阿嬤過生日」。此時,在旁擔心「孫女講太多意見而給人添麻煩」的阿嬤露出了笑容。
其實,參與式預算就是要讓村民們都可以將不同的想法表達出來,在大家盡可能暢所欲言的過程中,咱有機會聽見他人的想法,互相帶動彼此表達意見的動力,找出共識,並共同將共識化為行動。
(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