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參與式預算,我成長了什麼?
#龍潭村兒少民主培力營
龍潭村暑期兒少預算民主培力營期間
我的學習與成長
文/阿茶(龍潭村參與式預算實踐工作者)
回想我的童年
龍潭村的暑期兒少營隊暫時告一段落,但暑假還沒結束,因此偶爾還是能像幾個星期前一樣隔個幾天就能在活動中心見到孩子們的身影,他們來參加社區的樂齡活動並留下來和阿公阿嬤一起共餐。不過,有些孩子因為還要上課,或者因家長忙碌不便前往活動中心而無法參加活動,他們會用家長們的手機與我們聯絡,我才發現,不是只有我習慣了與孩子們每隔幾天的相聚,我想孩子們也同樣很享受大家聚在一起學習、玩樂的時光。
我與這些孩子們成長背景其實相差不遠,還記得我還小時,正值幼童綁票案的巔峰時期,加上新聞成天重複報導,整個社會人心惶惶,家中有孩子的家長只好把孩子看緊緊,孩子們無法脫離家長的視線,因此孩子們也幾乎只能足不出戶。我與我的姊姊們相差九歲左右,不到幾年的時間裡,生活方式相差甚遠,姐姐們的童年還尚可稱得上是「童年」,村莊裡家家戶戶都有三個孩子以上,他們不缺玩伴,而我爸媽成天都得為生計而忙,根本無暇看顧姊姊們,姊姊們也就這麼健健康康、自由自在的長大了。那個時候,整個村莊都是孩子們的遊戲場,孩子們互相串門子、到廟裡嬉戲、在路旁追逐打鬧,社區的孩子就是大家的孩子,每個人都知道這是誰家的孩子,自然也就會幫忙看顧,孩子們成天和其他玩伴相處在一起,在社區裡玩耍的他們,對環境的觀察力與敏感度高,他們總是能自主、共同發展出一種又一種有創意又好玩的遊戲,也懂得如何照顧好自己及其他同伴。
但我不是這樣長大的,若無家長陪同,我基本上也是個足不出戶的孩子,雖然我的童年並未受手機制約,但我缺乏玩伴,對於自家範圍外的環境認識得不多,還算慶幸的是,我還能在三合院祖堂前、禾埕上、相鄰的房舍間串門子,但只有我一個小孩,怎麼玩也玩不出甚麼名堂,超級孤單。
一場兒少自治的革命實驗,可能嗎?
這次的營隊課程,主軸圍繞在「參與式預算」的概念上,但這個看起來艱深難懂的概念孩子們究竟可以理解多少呢?我印象非常深刻,第一堂課時,他們第一次聽見「預算」兩個字,對於這麼陌生的概念,要是以前的我大概早已將課堂學習拋在腦後,或是當下根本聽不進老師的話,但出乎意料之外地,僅僅只是第二次上課,孩子們就能記得並一口同聲地講出「預算」兩字。這讓我更確信,孩子們雖然年齡相對較小,對於事務的理解程度不如隨著年紀增長、經驗累積越多而能理解更多事物的大人們,但只要我們願意將欲表達的概念化作他們能夠理解的語彙進行說明,並以他們的經驗及認知為基礎出發與他們一起討論,他們就能理解更多,並且自主延伸想出更多更豐富的想法,而我們也才有機會在這個過程中與孩子們一同成長。
後來,有幾次的課程是關於「社區訪談」,在走進社區訪談長輩前,我們多次針對「訪談可能會碰到什麼狀況?」、「如何克服?」進行沙盤推演。在孩子們相互表達出眾多的社區想像後、理解到眾多社區想像需要更多居民的參與始能實現後,一起討論「如何向社區居民傳遞清楚的活動訊息?」、「甚麼樣的邀請方式,可以與長輩們建立關係並讓他們願意出來參與社區活動?」、「如何顧及社區居民們不同的參與條件還有機會進一步使長輩們或同學們願意出來參與社區活動?」經過這些層層討論後,我們一起到社區裡去訪談。
走進社區訪談的這一天,除了訪談任務的學習之外,對我來說,也是與孩子們一起在村莊裡探險的難得機會。進行家戶拜訪的路途中,我們一起走在我們所生活但其實不算熟透了的社區裡,和孩子們一起指認這是誰的住處,如何從現在的位置移動到我們要去的幾個目的地,聽著孩子們說起曾經在哪個地方做過甚麼事,當遇到正在修路的工程時,和孩子們一起越過路障順利抵達目的地。
訪談過程中,孩子們雖活蹦亂跳、興奮不已而時常忘了此行的目的,或是第一次走進長輩家中進行訪談,難免因害羞、生疏而忘記要說甚麼,但是一次次的拜訪下來,漸漸地,孩子們開始會記得要主動介紹自己是誰、說明自己來拜訪的目的、思考要問長輩們甚麼問題、甚至還新想到了幾種不同的邀請及回應方式,比方說,除了邀請長輩之外,也同時邀請他們的同學們,向同學們描述社區的活動以試圖引起同學們的興趣,並再次回過頭邀請同學的家長,以解決同學們到活動中心的交通問題,也包含,他們開始會顧及長輩們的感受,在極力邀請之後說:「如果真的沒有辦法來也沒有關係啦!但你有辦法來嗎?」
我們與孩子們的共同探索與成長
這些總總經過,都是我們與孩子們一步步探索、成長來的,如果缺少了這段過程,我想孩子們如我過去的成長經驗一般,不一定有機會可以走在社區裡面、走進別人家裡,甚至可以與鄰居更加熟識。而我也同樣沒有機會更了解孩子們對自己、對其他人、對社區的想法,無法與他們更熟識,也就無法有一起學習、成長的機會。
因為熟識,因為參與,他們開始與更多人互動並發展出更多的想法,就如同曾經參與多次大掃除的孩子們,因為用力掃過社區的街道,自然而然地會主動觀察所生活的社區環境,理解到不同的區域應該如何掃、用甚麼工具掃,並能夠進一步設想如何讓更多人參與大掃除。因為出來參與活動而更認識其他部落不同年齡層的小孩與他們的家長,因此開始有更多互動,這其實也就如同多次出來參與民主討論會的社區長輩們,因為相互交流、熟識,而更有動力出來參與社區事務,並進一步想與其他村民一起討論如何能夠改善社區問題。
這次的兒少營隊讓我深刻感受到孩子們的理解力、思考的能動性與行動力,讓我打從心底相信孩子們與大人們同樣擁有無限的可能!身為大人的我們因社區實踐參與式預算而逐步朝向自治的培力過程,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因熟識而更加凝聚,社區的大人們逐漸發生改變了,孩子們當然也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