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5日 星期一

實踐參與式預算,打造歡喜生、協力養之社區!

 #落實民主深化 #參與式預算


實踐參與式預算,

打造歡喜生、協力養之社區!


文/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日前報載(年輕人不婚不生 台灣首度人口負成長),台灣今年一月到八月都呈現人口負成長,出生人數小於死亡人數,國發會也承認若無意外,今年將是台灣首度出現人口負成長。

 

■獨力照顧的生養重擔壓倒年輕夫婦

出生人數創新低主要肇因於年輕人不敢生,目前的年輕人面臨實質薪資不斷下降,但養育孩子需要的醫藥費、保母費用、教育費(幼稚園、補習班、安親班、各種才藝班)等又不斷增長,開銷不減反增,讓一般工薪家庭越來越負擔不起。縱使近年政府不斷加碼各種育兒津貼與托育補助,但顯然杯水車薪,且以政府負債上兆,瀕臨財政崩解的狀況,補貼政策又能維持多久?

 

出生率創新低另一個重要原因則是當前以小家庭作為唯一的育兒責任承擔者,讓許多年輕人從「前輩們」的生活體認到:一旦生育,生活就會面臨天翻地覆的改變。不但工作受到影響,包含連工作之餘去看個電影、外出旅遊、跟朋友唱個KTV這樣的休閒娛樂都成為奢望。不僅生活品質大幅下降,如果還有想投身進行社會參與、從事志工工作......等「理想」,都會變成夢幻泡影。加上社會對教養孩子的要求越來越多,而孩子出生後所面臨的社會競爭與環境越來越惡劣,讓越來越多人擔心時間心力上無法給予小孩足夠的愛與關懷,索性不生。

 

由此可知,年輕人因養不起、不敢生所造成的少子化,不僅有經濟層面因素,還有精神層面因素,那麼該如何翻轉這個僵局呢?

 

■社區團結助生養 共同解決少子化

我們認為唯有打造一個居民互助、協力養小孩的社區,才有可能挽救台灣的生育率,讓人人敢生敢養。

 

首先,社區內臥虎藏龍,有許多具有育兒經驗的長者與正在育兒的年輕家長,當育兒成為社區內共同關心的「公共事務」,那麼大家可以一起上一些育幼相關課程,共同討論如何解決家家戶戶面臨的育兒困境,甚至,組織起來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功效,利用社區公共空間,共同照顧幼兒,打造一個社區互助型的育幼中心。當這樣社區育幼中心成立,因為有許多愛孩子、關心孩子的社區志工協助專業幼教師,除了讓學費變得家家負擔得起,更重要的是照顧品質提升了,家長們也可以就近照顧孩子,不必擔心排不到公立幼兒園,如此一來自然大大降低了「養不起」的壓力。

 

其次,當社區將教養孩子當作社區共同的責任時,人跟人的關係也就因此親近起來,孩子們的生活不再是家裡、學校兩點一線,甚至整個社區也會變成孩子們的寓教於樂的樂園。

 

過去在訪談時,我們也聽聞很多居民談起,在過去農業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尚未那麼疏離時,整個聚落就像個大家庭,每個人都自然地肩負起孩子們的教育與照顧工作,會招呼還沒吃飯的孩子來家裡用餐、會提醒阻止孩子們不要做危險的事......鄰里間互助照顧小孩,甚至大小孩照顧小小孩都是常見的事,可以放心地讓小孩於社區內自由走跳、活動、探索。

 

這樣親密、互助的社區,不僅是個互助網絡,還是個安全網絡,個別家庭不用再時刻擔心孩子會被傷害或綁架,上放學因為有鄰里的互助變得更安全,下課後也能有讓孩子一同玩耍、共學的空間。家長們因為團結組織起來,加上有社區志工的協助,時間精力也能獲得解放。發揮所長實踐理想不再是遙不可及或只能期待孩子們代為實現的夢想;偶而看場電影跟朋友聚會,也不再擔心會被指責不負責任。在這樣的親善、社區協力助養的環境裡,自然年輕人就能、就敢歡喜迎接新生命。

 

上述景象十分美好,但要怎麼達成?我們認為解方就是實踐以「重建社區民主自治共同體」為目的之參與式預算。透過參與式預算提供了居民凝聚起來的初步動力,重建人與人的關係,讓鄰里間從疏離再次變得緊密,人人敢於說出自己的困境,也相信社區會有「同志」願意共同努力一起解決這些困境,屆時打造「歡喜生、協力養」社區便不再是難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咱如何作伙追思社區已故長者?

  #雲林縣東勢鄉龍潭村 #邁向社區民主自治共同體 #作伙運動 咱如何作伙追思社區已故長者? 圖文/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日前,我們咱敬愛的一位龍潭村長者享頤壽過世,我們為了懷念他、向他學習,好好地感念他,作伙辦了一場追思會,希望能透過這個追思會回顧咱社區長輩的一生,並總結出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