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潭村暑期兒少培力營帶給我們的學習與思考
關於兒童權利之實踐性學習與培力
我國現行教育升學競爭激烈,課綱往往淪為每位老師必須按統一課綱完成每學期之教學進度任務,並使學生於考試戰場獲勝,是以,幾乎所有老師必無餘時、餘力、條件,以培力(EMPOWER)學生日常集體實踐兒童權利,致兒童權利之主體行使,於學校,必然「荒蕪」!
今年暑假於龍潭村開展的兒少民主培力營隊,就是試圖在升學主義教育體制外,於社區內,開創培力兒童主體實踐與集體實踐兒童權利之環境,營造有利氛圍,使其在實踐中,逐漸生成、發展主體知能。那麼,開創什麼環境呢?營造什麼氛圍呢?
(一)一切權利主體之實踐,始於表達,並以表達為基礎。兒童權利主體之實踐,亦然。因此,在營隊課程設計上,我們嘗試培力兒童自主表達、自信表達。表達,是人人皆有之「潛能」,但絕非與生俱來之「本能」,所謂培力,不是消極尊重兒童之表達權利而已,而是主動地,積極地,想方設法地,不輟不懈地,開發、解放每位兒童表達之自信、動力及「潛能」,努力營造人人暢所欲言之民主氛圍。
(二)培力兒童自信表達、自主表達之方式,除了口說,還有書寫、繪畫。但由於升學主義造成「專制命題作文」桎梏了寫作之自主、熱情、動力、樂趣、潛能,使得寫作恐懼症普遍化。所以,營隊中也特別進行「寫作解放」之實驗,使兒童從「專制命題作文」桎梏解放出來,還原寫作即自信表達、自主表達之本真。
(三)培力兒童尊重、聆聽、認真理解別人之表達。一者,此乃解放每位兒童表達動力與潛能所必需之相互關係;二者,使兒童於實踐中學習、認識、養成、內化民主討論之倫理與心靈;三者,革除兒童只顧自己表達、不顧別人表達之「自我中心」——在無民主討論之日常生活、人與人關係,不論兒童或成人,皆不可免於「自我中心」。
(四)培力兒童相互尊重、聆聽、認真理解之各自表達,進而,相互交流、討論,以自小實踐性學習、發展民主討論之文化,為育成“民主自治人”奠基、植根。民主討論,說來容易,幾如口頭禪,但僅依議事規則卻不可得,唯需人人日積月累之生活化實踐,始能達致人人暢所欲言與發言切題有序之統一、忠於己見以理性爭論與存異求同以共識融合之統一。
簡言之,我們所欲開創的環境、營造的氛圍,首先必須奠基在相信兒少的潛能,賦予自信,然後使他們學會尊重自己與別人,成就民主自治社會的秧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