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6日 星期二

改課地價稅,能救回農地嗎?

 #台灣農業

#農地農用


改課地價稅,能救回農地嗎?

文/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有鑑於許多農地不斷被用於非農用途(諸如傾倒廢棄物、鋪設水泥、放置鐵皮貨櫃,甚至被用來經營超商或工廠),所以,許多縣市稅務局都提醒民眾,若是農地有違規使用或不符合農地農用規範之情事,就要比照一般用地稅率課徵地價稅,也就是說,原本因為田賦免徵政策而形同毋須繳納土地稅的農地,經確認屬於非農用途,就要改課地價稅,形同增加租稅負擔。

  就稅務機關而言,當然必須要追究農地非農用的問題,畢竟這牽涉到整體稅收與稅賦公平性問題,但對台灣社會來說,在農地非農用的頻繁現象背後,我們真正應該追究的又是什麼呢?

  但對農民而言,農地就是一切農業生產的基礎,因為賴以為生,所以農民對於自己持有多少土地都很清楚也很計較,所以我們才會經常聽聞與鄰田發生的各種民事糾紛,足見,農民在「有條件」繼續務農時,不可能會放任自己的田地被拿去「非農用」。但是,這「有條件」可能會變成「沒條件」,比方說農民會面臨務農的經濟收入難以養家活口、年老體衰、後繼無人等等困境,這才使得農地非農用的狀況不斷發生。因此,值得我們深思與追究的問題不是要不要改課地價稅,而是:何以農業會變成讓許多農民無以為繼的產業?

  其實,務農的收入難以養家活口,乃根源於原子化小農終究有四個不可免(不可免於盤剝、不可免於常態性滯銷、不可免於災損、不可免於孤苦勞動),導致務農既辛苦又無法賺錢,所以,當農民面臨年老體衰再加上後繼無人的困境時,必然使得離農人口越來越多,這才是「農地非農用」不斷發生的根源。

  因此,要救回農地,絕不是改課地價稅就可以實現,而是要發展無田埂農業生產合作社,讓原子化小農可以免於盤剝、免於常態性滯銷、免於災損、免於孤苦勞動,使農業變為有前景之事業,必引城市青年紛紛返鄉務農農地豈可能「非農化」!作為農業生產基礎的農地,豈容得被任意侵占、汙染、改作它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為何唯有村里長方能帶頭落實防疫?(下)

  #社區需求如何解決? #社區大有為 為何唯有村里長方能帶頭落實防疫?(下) 文/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本文《 中篇 》 (https://yulinpd.blogspot.com/2024/04/blog-post.ht m)裡提到,即使村里長已最大程度使每位社區居民都能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