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式預算的民主實踐
#座位與空間安排
座位與空間安排如何影響民主討論效果
——為何我們要採取圍大圈民主討論?(一)
文/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
在社區的民主討論實踐中,我們主張在空間、座位安排上,應採圍大圈式的民主討論。為何如此?
過往至今一般村民大會或各項與社區相關之會議,皆像傳統教室上課般,居民都是採取『排排坐』的座位安排(如下圖),頭人長官坐在前方、一般民眾坐在下方。大家對此早已習以為常、不覺有異,不認為如此安排有什麼問題?但其實座位與空間的安排,會對於民主討論直接產生影響,甚至造成諸多阻礙、問題,以下略舉幾例比較討論:
排排坐不可能實現民主討論
所謂「民主討論」應是「與會者人人平等」,應盡可能排除討論時對權力關係的明示或暗示,且盡可能讓所有人暢所欲言的討論,這才達到民主討論的基本條件。除此之外,每位發言者必須對著所有人講話,使每個與會者都感到被重視,發言者也感到自己的發言被所有人重視。
要達到上述目的,與會者必須有來有往,而非少數頭人或意見領袖、較有想法者的單口相聲。因此,排排坐可能達到上述目的嗎?
「排排坐」這樣的座位與空間安排,除了容易有利形塑主持人或頭人發言、眾人聆聽的發言秩序外,即便是坐在非台前的與會者,要發言時,也會「自然地」對主持人或頭人發言,非對著所有人發言。因此,「排排坐」這樣的座位與空間安排,不可能實現民主討論。
排排坐妨礙社區融合
民主討論不是達成共識的手段,同時也是目的,因為民主討論最終也是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讓與會者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形成共同體。也就是,讓每個處於原子化狀態下得個人交流,能夠通過彼此的交流,包含創造力、智慧、提案、資訊......等相互交流,在彼此激盪、同理下,相互培力、凝聚,最終融合。
所謂融合,也是溶和。即不分你我、不分高下。也就是像堆積木一樣,你堆一個,我堆一個,共同凝聚出一個完整的行動方案,或社區圖像。因此,我們不再劃分,也沒有辦法分割,哪個意見屬於誰提出的,因為都是彼此激盪而出的意見。也唯有這樣,大家才可能拋下成見與個別的障礙,共同打造一個堅實穩固的共同體。
但排排坐這樣的空間與座位安排,使得每個人在發表或聆聽他人意見時,視野被切割、交流被阻礙,也就不可能融合成一個共同體。
排排坐使得居民依賴頭人
空間與座位如何安排,會對與會者的心理關係產生暗示及強烈引導。排排坐不管在空間上還是心理關係上,會使與會者依賴位處空間前方的頭人、主持人,並慣性地賦予頭人或主持人至高無上的權力(各種權力,包含發言權)。與會者在此情況下,要不就不敢發言,要不就不想發言,在發言意願低落的情況下,自然不可能民主討論。
圍圈坐才能實現民主討論
與排排坐的座位安排相反,圍大圈坐在空間安排上,並無權力大小的暗示,每位與會者都能平等的發言:既不是只向特定人發言,也不是等待聆聽特定人的發言。這樣的發言秩序,方能奠定民主討論基石。也才可能讓每個與會者願意暢所欲言,說出自己的想法。
圍圈坐才能有助社區融合
當我們採圍大圈坐時,才能使居民平等的互視對方,才能讓每位發言者或聽者感到被所有的會議參與者重視。在這個基礎上,才能使與會者產生有來有往的意見交流。因此,圍大圈坐,不僅從空間上奠定了讓居民交流的基礎,也讓每一位與會者有機會打開心房,打從心底樂意地傾聽、思考他人意見,使居民之間的心理關係更緊密、信任,在此基礎上,才可能實現民主討論,也才有助社區意見的凝聚,進而融合成共同體。
圍大圈坐使得居民擺脫依賴
圍大圈坐,因為座位與空間安排不再具有心理暗示,因此,與會者就有條件擺脫對主持人頭人的依賴:在會議中,從一個被告知者、被動的聆聽者、甚至如坐針氈的罰坐者的狀態,轉變成會議的參與者,能夠有心裡餘裕瞭解與思考其他與會者的意見,甚至願意提出自己的意見,產生真正意義上的意見交流。如此,在會議結束後,才可能擺脫在社區只是旁觀者、政策接受者的依賴心態,願意擔負起自己也是社區主人之一的權力與義務。
因此,社區民主討論會上,座位與空間的安排,不僅僅是一個小小技術問題,而是體現我們將如何共同邁向更理想社區的想像。
我讚成圍圈坐,但是麻園活動中心的空間,要在會前先去排看看。
回覆刪除我也贊成圍圈坐,平等的氛圍很好 互動的狀況,大家都清楚。
回覆刪除